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伐清1719》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伐清1719 ()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200353/

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2/3)

是百姓们对于新的《钦定大楚宪法》的看法,这才是宁渝出行的真正目的。

这个年代里并没有所谓的报纸和其他的传播机构,百姓们想要知道一些朝廷的大事,除了口耳相传之外,还有就是依靠城墙边上的布告,以及街头巷尾的小茶馆。

宁渝带着众人进了一家茶楼,刚刚坐定之后,点了一壶铁观音和几分点心,还没等开始吃呢,就听到有人开始议论起来《钦定大楚宪法》的条条款款,倒也不是因为正巧,而是这几天议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偏偏朝廷也没有任何禁止的意思,因此许多人都在讨论着。

不过并没有出乎宁渝意料,凡是读书人,大体上都是觉得这《钦定大楚宪法》过于拔高了工商的地位,认为这朝廷有些薄待了读书人,而商贾们则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意思,恨不得天天把《钦定大楚宪法》背下来。

对于寻常百姓们而言,他们一方面感叹朝廷对小民是越来越好了,毕竟这田税可是都收到了大户的手里,可是另一方面,也在犯着嘀咕,那就是将来会不会改变这些政策,若是到时候换了政策,怕又是百姓们受苦了。

对于这些人所说所言,宁渝也没有丝毫的愤怒与得意,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用炭笔记下几笔,一切都仿佛变得无声无息,可是宁四却渐渐发现,皇帝整个人似乎也在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加像一个皇帝了。

在颁布《钦定大楚宪法》后,大楚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包括《钦定大楚民法》、《钦定大楚商法》还有《钦定大楚刑律》,以及重中之重的《钦定大楚税赋》,其中的条款是正式将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成了国策,被严格地在各地实施着。

其实这些法本身在《钦定大楚宪法》当中,是有一定的体现的,只是将这些条令给更加细化,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这对于小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过去的时候,法令其实并非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下面的小官小吏们看的,让他们依法而行。

可以这么说,在这个阶段里民不知有法,更不会依法而行。德治在这种环境下,也就变得非常理所当然,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县太爷,几乎是将刑狱大权给一把抓在手里的,断案也就成为了县太爷的必备功课,这其中固然有许多经典明断,但是更多的则是糊涂断案和利益往来。

宁渝心里明白很多东西都是要一步步来,这个时候不易步子过大,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他并不会想着一步迈向法治,这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不过总的来说,百姓们对于朝廷的要求并不高,而大楚在这方面其实已经是做得非常出色了,甚至是从那些读书人的角度而言,朝廷都可以担上一个“仁”字,因为没有哪个朝代,会如此地重视小民的利益,甚至是低到尘埃里的贱民们,也彻底迎来了新的生活。

许多恢复了正常户籍的贱民们,他们跪在了皇城根脚底下,也不去喧闹什么,只是静静地跪着,他们没有怨气要发,也没有委屈要诉说,只有无尽的感动与希望。

这一幕并不算出奇,因为除了他们,还有许多人也在对着皇城行大礼,无论《钦定大楚宪法》怎么规定,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跪拜,来让住在皇城里面的达官贵人们知道,百姓是最容易感恩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小恩小惠,都会让他们铭记。

宁渝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叹了口气,眼角微微有些红。

“传令政事堂,让他们都来看看,看看这些百姓们,咱们大楚真的做的还远远不够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了片刻之后,一大队穿着红色官衣的政事堂官员们,从东华门涌出来,他们的到来瞬间惊讶到了那些百姓们,他们望着那些满头大汗的官员,却是变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绂望着穿着一身便衣的宁渝,却是有些惊讶,低声道:“皇上,为何在此地”

宁渝淡淡一笑,伸手指了指那些百姓们,然后回头望了一眼官员们,轻声道:“你们都跟我来,看看咱们的百姓,都是怎么样的一群人。”

看看百姓是什么人?李绂有些不太理解,而一旁的崔万采却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他只是望着宁渝的背影,抚须微笑了起来。

宁渝很快便带着官员们走到了百姓面前,他高声道:“百姓们,你们快起来吧朕说过,我大楚无需跪礼你们不用跪在朕的面前!”

下面的百姓看向了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再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官员们,当下便有些将信将疑,他们却没有站起来,无论这个人是不是皇帝,跪着总是没有错的,当然除了继续跪下之外,人群中还齐齐高颂万岁。

宁渝不顾身旁宁四的阻拦,亲自上前几步,扶起了跪在面前的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

“老人家,你们无需如此这是朕应该做的,若是朕做的不好,你们可以骂朕,可是不要跪,更无须跪。”

老者的脸上先是一片惶恐之色,却是过了片刻后,又是涕泪横流。

“皇上宅心仁厚,草民心里岂能不知,可是正因为如此,草民心里才会愧疚万分,皇上还未曾从我们身上收入分文的赋税,便给草民们一份天大的福寿,实在是无以回报啊”

说起来,宁渝确确实实没有从他们的身上收过一文钱的赋税,甚至当初在攻下江宁后,对于这些贱民还多有关注,在登基之后更是第一时间就解除了他们的贱民身份,着实

状态提示: 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