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伐清1719》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伐清1719 ()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200353/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2/3)

上得到深入研究,这样的才能放在官场上却是可惜了,朕让你进翰林院不过是过度之地,如今却是有一个机会,可以尽情展现你的才能”

彭启丰深深一礼,叹息道:“臣不善于俗务,亦无折樽冲俎之才能,以致于让陛下操心过甚,臣实在有愧与陛下,陛下但有吩咐,臣万死不辞!”

宁渝哈哈大笑,“朕不要你万死,但是确实有件事适合你去做,那就是创建我大楚第一份报纸,用你的手中之笔,为我大楚百姓带来一方天地。”

“报纸?”

不光是彭启丰有些不理解,就算是一旁的吕毅中和严鸿奎,也感觉有些迷迷糊糊,不过他们大概也猜到了,召集他们三人过来的目的,想必就是为了这报纸的缘故了。

“朕以为,这一次制定的《钦定大楚宪法》和《大楚田亩制度》,为何推出屡屡受挫?原因就在于天下人不懂朕的良苦用心,亦不懂新政之利,就会有抵触的心理,朕不怪他们,可是,朕希望能够通过报纸的形式,让天下人能够知道朝廷的政策,能够明白朕的用心。”

宁渝脸色有些严峻,实际上政令从上而下,很容易出现走形的情况,像王安石变法便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很多政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真到了地方实施后,却几乎变成南辕北辙,原本的利民之举,变成了害民之举,因此用报纸来保持上下有一条沟通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彭启丰一听完宁渝所言,却是无比振奋,他原本就是初入官场,还是去的翰林院,心性里还是颇有一番为国为民的气度,高声道:“陛下圣明,若能施行此措施,天下黎庶百姓都能清楚了解到国政,也就少了许多误会和争端,对于陛下的用心也就更能深切感受。”

宁渝微笑道:“只是这报纸想要传达其应有之义,便不能缺少这主笔之人,否则也无人会看,当然这主笔之人需得文坛之大家方可朕以为,吕先生和严先生乃江南大儒,正合该负责此事。可为总编及副总编。”

二人听了,当下便领旨谢恩,只是相对于年少的彭启丰,已经一大把年纪的吕毅中多少也经历了许多事,当下便有些犹豫,低声道:“陛下,此举措虽好,可是难免会被一些人所利用,若是落入奸人之手,怕是会引起大乱。”

宁渝微微一笑,他当然明白,如果报纸没有控制好,所带来的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不过他已经做好了相关的举措。

“朕决意在宣传部下设立新闻出版司,负责全国之图书出版以及报刊发行之责,日后所发行之报刊,需要在新闻出版司登记造册,对于其内容之审核亦由该司负责,首任司长暂处于空缺状态,彭启丰可为副司长。”

说罢,宁渝望向了彭启丰,笑道:“此事责任重大,朕希望你能挑起这份重任,不要辜负了朕的期许。”

彭启丰心里微微激动,正五品的副司长一职已经足够让他惊喜了,更不用说简在帝心,当下便行礼道:“微臣遵旨。”

“这报纸前面可以主要以朝廷的法令为主要内容,把朕颁布的这些法令,一条条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细细说一说,然后朝廷内发生的一些大事也可以登记上去当然现在很多东西都不成熟,可每月一刊,日后酌行添加。”

宁渝不厌其烦地吩咐着,他可不希望这起头一件事就给办拧了,而且眼下这张报纸并非全部,将来还会逐渐放开新闻业,让民间更多的报纸,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参与到其中来,这样也能多几条言路出来。

“臣等知晓,只是还请皇上为此报赐下名字来。”

宁渝细细思索了一番,却一直没有想到什么满意的名字,便笑道:“二位乃大才,可有什么想法?”

吕毅中微笑着轻声道:“我等士大夫立于世间,正所谓‘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不如就叫做清流报吧。”

“清流报”

宁渝轻轻咀嚼着这个名字,他心里其实是有些不太感冒的,要知道明末的清流在家国覆灭之际,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作为,只是这个名字是吕毅中提出的,当下也就不再反对。

清流就清流吧,反正到时候回头也得弄个‘浊流’出来对抗!

朝廷内部有党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如今初创的大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包括现在成立的清流报,将来也会被人所利用,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宁渝根本不会担心,因为在他的计划里,未来可不仅仅只有一个清流报

对于宁渝而言,现在更多的是解决有无的问题,只有先有了一份报纸,能够尽可能在读书人当中传播,接下来就可以办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报纸,在普通老百姓当中传播,就算老百姓不识字也没关系,这城里也都有读报人

严格来说,宁渝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传统儒家士林的话语权当中,撕开一道口子来,哪怕是用的儒家士子也没关系,撕开了口子,将来也可以灌输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进去,只要时间足够长,那么迟早有一天,话语权也会被宁渝给彻底握在手中。

很快,行政院宣传部下面挂着了一个新的牌子——新闻出版司,这对于宣传部尚书宁忠权来说,却是有点摸不着头脑,自从立国之后,宁忠源也封了个王爵,还得了个宣传部的尚书位置,整个人都沉稳了几分。

只是还没等宁忠权搞清楚之际,第一版的清流报却是正式出炉,上面的文字并不多,豆腐大小的四个板块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与浊流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