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稻田养鱼(1/2)
谈判的事情特别有讲究,也有套路,尤其是想要长期合作,更应该拿出真本事、诱人的利益来。
方红叶接受事物的能力很强,经过一个多月几十场表演,不论胆子、魄力还是临危不乱的本事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认真地听着安知夏的叮嘱,清丽的小脸上喜忧参半,最后深吸口气重重地点点头。
“小安厂长,你放心,我一定会拿下这笔单子!”
“你不要太有压力,咱夏华国那么大,可不缺他们这一笔单子,不过呢,这是一次锻炼你的机会,也是把我们的名头打出去的机会。”安知夏拍拍她的肩膀,拿出自己半个月的成果,厚厚一沓的舞台系列剧本。
“这是我刚刚写出来的,你们可以尝试着练练,到时候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如果对方愿意买我们的节目,那刚推出的舞台剧,咱给他们八折的优惠,往后在一个省里也只会寻找他一家合作。”
方红叶拿出笔和本子认真地一条条记下来,回去后就逮着家里人疯狂地练习谈判,哪怕刚出生的小侄子都逃脱不掉。家里人练一遍后,她又去大伯、二伯家里逮着人继续练。
她是家里唯一的姑娘,大家伙都宠爱她,特别配合。
安知夏现场指导了几次新舞台剧的布置和表演,直到大家有了感觉。方红叶全程在旁边观摩,寻找现场和剧本里的差别,争取下一次不用安知夏费时间指导大家。
安知夏从创作中抽身出来,一时间没什么事情,便骑着车子四处溜达,名曰考察工厂新项目。四月中旬天已经热起来,稻田犁出来等着半个月后插秧了。这里是夏华国靠南的山区,因为粮食亩产不高,所以大家哪怕辛劳也得咬着牙忙三季,两季稻一季绿肥,哪怕这样,家家户户的日子依旧过得紧紧巴巴的,若是碰上个灾荒年都能闹出几条人命。
她不是圣母,也不虚荣地要什么好名声,只是但凡一个从后世来到这个年代,感受到百姓们生活困窘的人,怕都想要出份力。就像是人有了闲钱,便会满足小时候的那份初善,给贫困儿童捐款,支助孤儿念书,拎着营养品慰问养老院里的孤寡老人……
这样的做法能让浮躁的心得到片刻安宁,从那一双双感动、感激的眼神里汲取力量,继续拼搏活下去。
安知夏不懂农事,可她却知道稻田养鱼的法子,既能够让稻子增产,又额外多了鱼的收入。这可是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有的法子,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只是河塘村,乃至抚江县消息闭塞,除了近些年兴起的这几家支柱产业,一直维持着数百年前的模样。
她没有听说哪个地方实行稻田养鱼。
安知夏眯着眼睛,寻出相关书籍,简略看了下。既然是老祖宗就用过的法子,难度就不会太大,只要抓好几个要点,就能促田、鱼双丰收!
心里忍不住激荡下,她深吸口气,停下车子站在土路上眺望着田地。安知夏眯着眼,神识查探着书籍,一个字一个字细读下去。其实稻田养鱼也没有种田文里那么夸张,稻田里有水,虫害、杂草是令农民头疼的问题,而这些大部分可以通过养鱼解决。
鱼能够食用大量的蚊子幼虫和螺类,可以降低疟疾、丝虫病及血吸虫等严重疾病的发病率。鱼也能吃杂草,疏通土壤,粪便当肥料。使得稻田增产一成甚至是四成!
只是稻田养鱼应以稻田为主,兼顾养鱼。所以鱼的数量要为稻田让道,一亩地投放一千条左右,也就合一平米两条,亩产不足四十千克,按每斤鱼三毛钱的收购价,每亩能多二十多块钱的收益。
河塘村最不缺的就是田地,平摊到每个人头上能合两三亩地呢,这还不算旱地、山林。
安知夏也没再骑车子,反而是一边推着车往村子里走,一边细细地琢磨着这事。等到了村口的时候,她将所有的事情都理清了,蹬上车子往村长家骑去,让一群想拉着她说点新鲜事的村民们留下一排尔康手。
“小安厂长来了,你是找我们家红叶吧?”村长媳妇在院子里缝衣服,见她来了,连忙站起来问道。
“婶子,您还是喊我知夏或者小安吧?这厂子只是个职称算不得官呢。”安知夏将车子放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漂亮的水果硬糖,将院子里的孩子招到跟前,一人分了两颗。
孩子们都笑嘻嘻地喊着:“谢谢知夏姑姑!”
知夏姑姑……
“我怎么升辈分了?”
“你比我小一岁,怎么就是他们的姐姐了?”方红叶笑着说道,“不然你喊我姑姑听听?”
“别呀,我还是个宝宝呢,”安知夏皱着眉叹道。
大家伙哈哈笑着,连村长都从屋子里走出来,“也就你这丫头敢说敢想。”
“您是夸我脸皮厚吗?”她扯扯自己的脸蛋,嘻嘻笑着说。
“是,你脸皮可厚了,踏着饭点来的,”方红叶挽上她的胳膊说,“想吃什么?家里野味还多着呢,野鸡、野鸭、野猪、野兔,随你挑,还有今早刚摸出来的鸡蛋和鸭蛋呢。”
“对,利子,你现在就去村口看看安知青回来了没,直接喊到咱家吃饭,”村长发话道,不等安知夏说什么,方红利三两步就出了门。
“村长不用那么麻烦,简单吃点就行。我来是找您说点地里的事,”安知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村长觉悟很高,因为家里有方红叶在公社里拿工资,所以就把着俩儿子,没让他们去参加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