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思索(1/2)
朱由检心事重重地回到信王府,匆匆用过晚膳,向周王妃要了一份府上的账本,将随从们都下去,独自一人走向书房,点上蜡烛,拿出纸笔、研墨。坐在那里缓缓思索。
今日的经历着实是有点儿多,需要仔细分析一番。也要为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好好准备。
孤这一登基就是天坑不断来临,明末陕西大起义之王二起义将在天启七年七月拉开序幕,敲响大明的丧钟。而建奴也将在崇祯二年十月入关,横扫京师周围,时隔一百余年,再次有敌人兵临北京城,大明直接威严扫地,军民死伤惨重,损失难以估量。
建奴却实力大增,特别是大大打击了大明的军民士气。助长了建奴的野心。要想维持住北直隶的基本稳定,遏制建奴发展。孤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年时间了!时不我待啊!
……………………………………………
今天的经历确实收货多多。天启皇帝和自己的关系可是真的好,传言不虚,而且其相当聪慧,若不是其登基太早,没有接受过帝王教育,以至于执政初期大肆提拔东林党。
东林党的表现着实令人失望,天启醒悟过来后,又果断重用魏忠贤打压东林党,经过三年的打击,天启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朝堂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巧妙地将朝野的怨愤集中在魏忠贤身上,而自己躲在幕后操控,顶多落得个识人不明,不思进取的坏名声。
反观之后的崇祯皇帝,虽说直接将阉党连根拔起,即位之初就获得圣君临朝的美名,甚至废除皇权的爪牙—厂卫。
皇帝自己则亲自下场,直面群臣,但其色厉内茬、刻薄寡恩的性格劣势直接暴露,皇帝和群臣之间再无缓冲,直接对立,引发了一场一场的风波,走马灯一样的更换内阁首辅、朝堂重臣。偏偏自己还没有什么本事,甩锅本事倒是不小,最终祸祸了整个大明。
天启使用魏忠贤,从取得效果来看虽然将一批东林元老打压下去,朝堂上阉党占据了完全的上风,也捣毁了一些各地的东林书院,但是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创建的东林书院仍然存在,根基犹在。
并且由于阉党和文人士大夫的天然阶级对立,使得东林党人占据了天然的道德制高点,也使得剩余的东林党人难以对付,前景堪忧,而且说不定这些人狗急跳墙!天启皇帝的最终落水到底为何谁也说不清!
若是天启皇帝命够长,其后的事情恐怕还说不定,不过,这也说不清。
以目前来看,最佳的斗争方式恐怕是在文臣之间产生斗争,如果太监出面,恐怕天然处于道德舆论劣势,此时文臣的加入恐怕也是逼不得已之人。例如王化贞这种临死之际,背叛东林党,投靠魏忠贤;如政治投机之辈周应秋。这类人往往受到舆论的抨击。
同时也会使的很多原本反感东林党的官员和东林党联合起来,最终使情况变成了阉党几乎对付所有官员,天下皆敌!
今日来看,魏忠贤受天启皇帝的宠爱很深,或者说是他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此人恐怕是相当很不简单,他身上这种上位者的气势相当足。其在推开屋门时的变化,绝实是相当了得,怪不得皇兄对他如此重视,这绝对是个人才。以后千万对此人保持足够的重视。
对于大明皇后张嫣,从交谈中可以看出,其知书达礼,温柔尔雅,真不愧是母仪天下的人,后世对其的评价极高。幸好自己和张皇后的关系相当不错,她也照顾了自己五年,有很深的感情。
只是这皇宫中实在是漏风的很,朝堂官员已经能影响宫内了吗?那宫内的消息恐怕传出来的更快了!这是真的需要整治一番了,希望便宜皇兄不要手软!
而信王府内部也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府内大约有着五六百人,三百名京营士兵,一百锦衣卫,数十名太监、侍女等,里面各色人等都存在,来历驳杂,来自各方的探子都不少。
就算王承恩努力去查,也难以保证人员忠诚。还是能用的人实在太少,需要仔细筛选一番,确保万无一失。
想到这里,朱由检打开王府的账本,朝廷每年拨发,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再加上天启皇帝调拨的城外的几百亩皇庄。
皇庄倒是可以操作一番,种植一些高产作物。
信王府年初刚立,但天启又特意发旨,也没有人胆敢克扣,所以年初便已经足额发放,皇帝还专门从内库拿了一万两白银给自己。
所以信王府的日常用度是足够的,但是到明末,纸钞真的已经不值钱了,没办法,这才十月份,朝廷发的基本已经用完,只剩下这一万两白银了。
哎,说到底还是钱的事儿,亲王家也没有余粮啊。不如孤要想办法赚钱啊,开一些门店,争取可以扩展到全国各省各府各县,咱现在还不是皇帝,不算与民争利吧,况且言官都盯着皇兄呢!
登基后这就是皇室企业。能和商人抢占话语权,到时候商人就算罢市又能怎样呢?到时候扩张后,运送粮食、军事物资之类的就方便的多了,到时候要实力有实力,要钱有钱,还能有情报,嗯,这点儿很重要!情报!!!
嗯嗯,不错不错,这个主意可以,但是!孤要做什么生意呢?我这穿越过来啥也不会啊!
酿酒?只知道蒸馏可以提纯,其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