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峥嵘岁月(2/3)
报了语文学科。没想到歪打正着,后来我来到老师。……………………
这里我特别想说说,组的很多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比如亓良老师,写字很规范,粉笔字、毛笔字都很漂亮。学校里需要贴标语什么的,他拿起毛笔来一挥而就,从来都不费二遍事的。而且他的工作作风也很好,上班都是出满勤,干满点,从来不迟到早退,上课都是提前两分钟到教室门口候课的。
再比如王沆老师,不仅一表人才,还才华横溢,笔耕不辍,擅长绘画。听他的课,看他的画,读他写的文章,简直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经常在全国很多刊物发表文章、漫画,可以说他那时候的稿费单,像雪片一样飞到咱们学校的传达室,几乎每周都有好几张,让我们那些年轻人都很是羡慕。我到三中以后,也向他学习,偶尔写点文章,但是限于才力,发表的很少。
再比如孙新老师,是一位很漂亮很文雅很有风度的女同志,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而且待人很和气很大方很宽容,跟同事相处从来都不斤斤计较,跟任何人都没争吵脸红过一次的。
她的善良、温柔、宽容,如果是学校外面没有接触过她的人,是根本不能想象的。有的同事甚至这样激昂慷慨地评价她:
“地球上竟然有这样善良的人,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间奇迹!”
她上课特别温柔,普通话非常标准,跟学生谈话很有耐心,常常一聊就几个小时,也从不厌倦。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无州日报》上,有一篇新闻报道介绍她的事迹,文章不长,写得很好,简直是可以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我印象很深,在这里背诵给大家听一下吧!
……………………
教师风采 | 以敬业的姿态,诠释语文的善和美
(编者按)借一盏午夜案头昏黄灯光,照亮笔下课本教案茫茫,借一抹清晨山雾风中清凉,润你传道授业口舌干燥,借一段往日旋律婉转悠扬,感念师恩眷眷万古流芳,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暑假前,无州三中在全校范围开展了“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现对他们的教学故事进行展播,展现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荣获“无州最美教师”称号的孙新老师。
……………………
孙新,中学高级教师,科组教研组长。曾经荣获无州三中优秀教师、科带头人、无州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无州青年文明号先进个人、无州优秀教师、无州教书育人楷模、河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河东省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
孙老师是凭借自己的语文特长走进事业的,当爱好与工作合二为一,那种满足感就消解了工作大部分的辛苦。孙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构健康、进取、高尚的人生坐标,是为了培养人生的大境界,大胸襟,大抱负。孙老师撰文写到:
“语文教学的初衷和终极意义,并不是以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应对考试的技巧,以赚取试卷上的高分。分数没有人不在意,但是如果把眼光只盯着分数,反而弄巧成拙,高分不会眷顾只懂技术没有灵魂的工匠。当我们以一种景仰和交流的姿态走进文本,以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拥抱她的时候,我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孙老师大量引入经典名作教学,教学独具特色,成绩突出,多次为全市提供示范课,多次为全市学科教学会议提供典型发言。
孙老师一直反对单纯为考试而学语文,她自己就是一个自幼为生命的人。孙老师认为教语文是一项崇高又具有审美意义的工作,文学世界睿智而妩媚,她愿意以自己的工作诠释语文的真、善和美。
孙老师对待教学似乎是不知疲倦的,下班后仍时常看到她伏案耕耘。于她而言,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工作里有生活,生活里也有工作,她将语文教学与人生智慧完美的糅合在一起,实在令人心生敬意。
孙老师酷爱诗词,曾连续多年担任无州电视台“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评委。她的桌案上摆着形形**的诗词书籍、名家鉴赏,说她是流动的“中华诗词库”也一点都不为过。她喜欢读书,勤于写作,指导的学生曾荣获“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特等奖。
晚自习和课间总能看到孙老师指导学生的身影,因为比赛和活动时常忙得饭都顾不得吃,可这似乎已成为她的常态。“我都习惯了”,孙老师如是说。
她致力于打造美丽声音,取得了河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擅长朗诵和演讲,曾荣获无州职工演讲比赛第一名和河东省优秀演讲员荣誉称号。
她喜欢带着学生朗诵,她说她会陶醉地看着站在舞台上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声音演绎家国情怀、英雄气节、相思怀远,那一刻,每一位学子都光彩照人。她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匠人”,是生命教育的摆渡者,一朝一夕、点点滴滴都诠释着工匠精神。
孙老师相信人性本善,人一生的修为就在于守住善的本性。将热情投入事业,将爱心播洒在身旁,这就是最感人的善和最朴素的德。
孙老师的敬业和爱心,让她一路行来,一路风景。她最深刻的感悟是:奋斗、向善,从不是艰苦卓绝的修行,而是通向个人幸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