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国灭国起(1/2)
时间进入初平五年十月。
延绵数年之久的幽冀之战,随着易县被攻破,彻底结束。
袁军杀入易县内城,斩杀燕王公孙瓒,传首邺城。自燕王以下国相、中尉及文武数十人,悉数授首。数千燕军战死,余者皆降。
自此,幽州并归袁绍所有。朱儁率领近十万袁军北入蓟县,所过之处郡县尽附,一应县邑守令皆诣蓟县,以归贺。
公孙瓒首级送至邺城后,袁绍喜出望外,立即传首于平原境内小邑外的曹操。得此首级,负隅顽抗的田楷,也自尽于城内。其下部众,悉数降于曹操。
自此,燕国覆灭,袁绍势力急剧膨胀,雄霸幽冀兖青四州之地。辽东公孙度、扶余、高句丽、三韩皆遣使归附。
治民八百万,带甲二十万,锐骑万余,更有乌桓各部骑兵数万,以供挥指。
实力强劲之盛,冠于群雄!
燕国覆灭的消息,传至周、楚二国,立即引起两国上下震动,不敢轻启战端。
周、楚两国,为筹备洛阳之战,可谓是使出了八分之力。仅是洛阳一带,就有两国锐士十余万。
其中,大周国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足足四个军的编制,悉数在此。另外,尚有京畿守备军第一师、第三师,以及羽林骑、虎贲军,旗号林林。
不过,第二军、第六军及第七军皆非满编。第二军因攻箕关,损折两千余人。第六军攻洛阳及洛阳城外一战,损折兵马四千余人。第七军,更是至始至终,都只有那么丁点人。
可即使如此,周军仍旧有五万五千余兵卒。徐荣以京畿守备军第三师屯函谷关,第一师及第七军近五千人,守洛阳城。余者四万五千余人,驻营洛阳、河南城之间的唐聚,临洛水,与楚军大营隔河相望。
而楚军兵力,比之周军更是多上三分。先前虽历经对战,略有死伤,然尚足八万之兵。刘勋以一万人马,分守伊阙、大谷二关,余者尽屯河南县城外。
不约而同的是两国大军辎重,皆是放在险塞之后。周国屯于函谷,楚国屯于伊阙,使得对方根本不可能威胁到粮草重地。
十余万大军荟萃,更有近十万民夫于前线协防,数十万人挤在洛阳周围地区,局势可谓是旦夕可变。
不仅仅是洛阳周边,武关地区两国兵力也是云集。由于周军率先调遣第三军进驻武关,兵力大增。为了防止周军自此南下,威胁腹地,袁术又遣两万军分驻丹水及析县二县,扼守武关道。
而后,于郡国之中,大肆征兵,以为后继。似乎此战不与大周决出胜负,誓不罢休。
督阵庐江舒县的张勋,也是接道袁术军令,要求速破舒县,将师北上。
数百里之边防,两国就差那么一根导火索,便可点燃这场大战。甚至,在燕国覆灭的消息没传来时,徐荣就与刘勋磨肩擦掌,准备先热热手。
结果,突然传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淋了一盆凉水,从头到脚,狠狠的清醒了一下。于是,再次压下心中的欲火,静待自家大王之命。
毕竟,袁绍灭了公孙瓒,再无后顾之忧。南下中原,随时可行。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周、楚二国,便是高诚与袁术,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战争的利弊。
局势瞬息万变,使得高诚在河东再也坐不下了,立即赶回长安,坐镇国都,以慑宵小。
随后,遣使往汉中、益州、荆州,引以强援。不求大败楚军,只要能够颇是袁术退兵即可。
这场大战要是打起来,刚刚吞并燕国的袁绍,隔岸观火。待到两国疲软,袁军修整完毕。骤时,携灭国之威,奋三军恢宏,不可挡也!
大周还好,毕竟有着函谷关和箕关,大不了就丢了河南尹,继续窝在关中积蓄实力。可楚国就不行了,坦坦平原,毫无险关,只能凭淮河而守,面对袁绍的压力更大。
所以,只要汉中、荆州出兵,袁术绝不敢一博生死。
使者发出后,高诚便望眼冀州,静静观察着天下局势。
前一个声势大震的王允,锐气已经失了。现在袁绍声势大震之下,不晓得何时才会失了锐气。
话说,这曹孟德也该快与袁绍决裂了吧。否则,曹孟德要是一心跟着袁绍,那袁绍这实力也未免太过恐怖了。
同是四州之地,但兖州可比并州好上太多了。因为占据兖州,便再无大河天险,袁军随时可以南下豫州、徐州。只要兵力足备,粮草充沛,袁绍可以一口气打到两淮甚至长江。
啧啧,没了曹老板,袁术能实现官渡之战的翻版?
若是袁术也败在袁绍手上,那自己就只能拼尽全力去图巴蜀,而后不知相持至几何?
袁绍也没放过覆灭燕国所带来的大势以及威望,将早早迎回至邺城的汉天子刘辩拿了出来,扶正朝廷。
天子刘辩面制临朝,亲诏命袁绍为大将军、假节钺、邺侯、都督冀幽青兖四州军事、冀州牧。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又诏以名士陈逸为司徒,大儒郑玄为司空,朱儁为太尉。其余九卿,多为效忠袁绍之人。
四州袁绍自领冀州牧,以曹操为兖州牧,以臧洪为青州牧,以李宣为幽州牧。
余者幕僚从属,皆于庙堂之间任职。军中将校,悉数处于袁氏门生故吏。
汉天子刘辩在辗转三次后,仍旧未逃脱被人掌控的命运。甚至,这一次处于袁绍的鼎鼎盛威之下,更无力抗衡。
三日后,诏以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