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3章篡位谣言(2/2)
哦?
张氏闻言一惊,但面对杨士奇这三位宦海数十年的重臣来说,这样的事确实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因为涉及太宗遗诏,才会让这件事情变得棘手,不过,只要朝廷和宫内不乱,那这些谣言也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臣等以为,只要京营不乱,百官不从,谣言不需多时就会平息。
杨士奇沉声道:不过,臣等就是不知此事背后是否有皇家子弟参与,特别是外地藩王。
此话怎讲?
张氏略显不解的看着杨士奇。
启禀太皇太后,此事若是有外地藩王参与,那事情可就复杂了,需要谨慎对待。
杨士奇面露忧色的解释道:因为当今皇上年幼,若朝廷在此事上处置不当,那就很容易让外地藩王起兵叛乱!到时候,天下烽烟四起,百姓难免遭遇兵灾,即便朝廷最后平息了叛乱,也会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
不过,士奇这是最坏的结果,局势接下来怎么发展,我们谁都不知道,我建议还是将谣言控制在京都内,然后下令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尽快平息,这样一来,即便有外地藩王在暗中搅风搅雨,他们也没了机会。
杨士奇的话音刚落,作为仁宗皇帝和宣德皇帝亲信的杨荣便接着向张氏开口道。
若他们依然还要跳出来,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朝廷就派出精兵,将那些心怀鬼胎之辈一网打尽!
勉仁(杨荣的字)此话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杨荣的话刚刚说完,杨溥和杨士奇便先后躬身拱手赞同道。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按照三位阁老的意思办吧。
张氏见此,毫无异议的便同意了,她也确实没有比杨士奇三人更好的办法了。
杨士奇三人领命,而后便携手退出了清宁宫,他们需要尽快回到内阁,然后召集有关部门应对此次京中突然流传开来的谣言。
而张氏在杨士奇三人离开之后,便带着贴身的内廷总管余枫,离开了清宁宫,朝皇宫后面走去,不知道她准备去哪。
坤宁宫。
刚刚吃完饭,朱祁镇正捧着圆鼓鼓的肚皮瘫坐在椅子上。
启禀太后娘娘,皇上,锦衣卫刘勉在宫外求见皇上,说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就在这时,坤宁宫外的小太监进来禀报道。
刘勉!?
孙氏闻言,有些疑惑的转头看向朱祁镇:皇儿,怎么回事?
按理说,锦衣卫虽是皇帝亲军,但更是朝廷重要衙门,现在的朱祁镇还未亲政,刘勉有事也是去找张氏禀报才是,怎么会找到朱祁镇这个还在坐朝听政期间的皇帝?
在场不仅是孙氏感到疑惑不解,同样不解的还有她的父亲孙忠。
本来孙忠吃完饭便要随朱祁镇到乾清宫商议如何开始做生意的细节,却不想刘勉此时前来觐见。
让他进来吧。
孙氏开口对前来禀报的太监吩咐了一声,太监便领命退下。
既然想不通,那就将人召进来问一问不就全都清楚了吗?
很快,一身大红蟒袍的刘勉便进入坤宁宫。
一进入大殿,便跪地磕头拜道:臣锦衣卫指挥使刘勉,拜见皇上,拜见太后娘娘!
刘勉,你要见皇帝有何事?
孙氏并没有让刘勉起身,而是面色不善的径直开口道:皇帝现在还没亲政,若是有朝廷大事,要先禀报太皇太后才是,这是规矩!
因为孙氏担心刘勉越过张氏直接禀报朱祁镇,会让张氏怀疑她心中有依仗朱祁镇生母的身份掌控朝廷的野心,所以,才会出言提醒刘勉,也算是对他的敲打了。
启禀太后娘娘,臣已经禀报过太皇太后了,是太皇太后命臣前来禀报皇上的。
正所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刘勉自然听出孙氏的话音,因此,急忙面带惶恐之色的磕头解释。
孙氏虽然没明说,但刘勉怎么听不出,孙氏分明是怀疑他破坏太皇太后和皇帝之间感情。
毕竟,现在身为皇帝的朱祁镇还在坐朝听政期间,由太皇太后监国,你有事不先禀报太皇太后而是皇帝,到时候太皇太后还不得将这一切都算在她这个皇太后头上?
启禀太后、皇上,今日京中出现了仁宗和先帝篡改太宗皇帝遗诏的谣言,太皇太后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臣在请示太后之后,太后让臣将此事禀报皇上。
刘勉开口禀报的时候,不动声色间还不忘向朱祁镇卖了个好,毕竟,现在朱祁镇尚未亲政,若不是他请示张氏的话,张氏估计就会把朱祁镇这个正牌皇帝给抛到脑后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