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晋文初霸(2/2)
经树立了样板,他吸取齐国先进经验比葫芦画瓢照着做也就是了。他在教育方面推行“礼、义、信”,在经济方面实行“通商宽农”政策。山西人自古就擅长经商、理财,人称晋商。晋文公降低关税、修桥铺路,提供各种优惠促进商贸往来。人才优势再加上政策对路,晋国很快富强起来。榆次、安邑等后来成为中原著名的商业中心。
唐宋时晋商和徽商并驾齐驱,垄断了全国大部分的商贸份额。明清时晋商更是在金融行业占据了霸主地位。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人都知道,乔家掌门人乔致庸手里掌握的银子比慈禧老佛爷国库里的银子都多。
晋国原本就是大国,只要内耗消除,很快就能发展起来,恢复强大。
国家富强了,晋文公想以齐桓公为样板在国际上称霸。晋文公已经年过花甲,再也不称霸也来不及了。
恰好周王室内乱给了晋文公在国际上崭露老脸的机会。
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盗嫂”,也就是跟周襄王的王后私通。周襄王发觉后废黜了王后,把她打入冷宫。王子带为了救情人勾结狄人攻打周襄王。周襄王打不过狄人,逃到郑国避难。王宫就被王子带占了。王子带娶了王嫂占了王位在王宫过起幸福的生活。
周襄王又羞又气,广发英雄帖请诸侯勤王。
中原诸侯不敢招惹狄人。楚国懒得管这闲事。能有能力勤王的只剩下秦国和晋国。秦穆公出兵去接周襄王回国复位。但晋国离周国更近,晋文公抢在秦国前面平息了周朝王室之乱,杀了王子带,迎回周襄王。
周襄王为了感谢晋文公尊王平乱,把王畿的一片地盘赐给他作为酬金。这块地盘里有四座城邑,大概是周天子王畿的四分之一。
周襄王送给晋文公的这片地方在黄河以北的济源地区、河南与山西的交接处,离周都洛邑(洛阳)一百多里,离晋都绛(山西绛县)二百多里。
晋文公带兵去接收封地。因为接收封地和接收新房不一样,接收新房有钥匙就行,接收封地可能需要武力。周襄王给晋文公的四座城都住着人呢。如果城里的居民不愿意接受新老板可能会武力抵抗。所以晋文公必须带兵去接收。
天子只管分封,能不能接得住要靠自己的本事。当年晋国受封汾地也是打下来的。
果然,原属周国的人不愿意接受晋文公的统治。他们奋起反抗,保卫家园。
晋文公想借机体现自己以德服人。他在围攻一座城邑时发下话,三天之内拿不下此城,我就不要了。结果打了三天真没打下来,晋文公言出必行下令撤军。倒是城里的人看到晋文公这么言而守信,在后面追着撵着要晋文公回来。
接收另一座城时也遇到抵抗。周国的一个大夫带头反抗晋军。晋文公跟这个大夫谈判。大夫说天子说把地给你们了,可没说把人也给你们。地你们可以拿走,但人我要带走。
晋文公很大度,说可以啊。
于是大夫领着人出城,在城外扎营。为了防止晋文公改变主意偷袭,他们把战车围成一圈做城。后来又垒起一座新城。这座城的遗址在现在的济源市外20里,名叫轵城。轵是指车轴。轵城就是以车为城的意思。
轵城后来发展成一个商业中心。枳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战国时期布币。不过轵城最终还是成了晋国的一部分。三家分晋后成为韩国的都城。
晋文公得到这块新封地使晋国的版图跨越太行山进入中原的核心的地带。晋国从此不再是偏据一偶的外围诸侯而成为中原诸侯。晋国开始积极参与中原事务。
晋文公通过平息周朝内乱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从此开始他的争霸中原之路。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