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冰冻女郎(1/2)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李承抹抹额头冷汗,摇摇头,这帮老家伙,太难缠。
原本以为刚刚帮自己说话施组乡老先生,是个好人,结果,就数他最刁难。
老先生1920年出生于自贡,上过私塾,后来在杨森筹办的爱国中学(仅筹办一年)读过一年初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教育经历。
就这样一位贫穷山区出来的孩子,摸爬滚打,自我学习,吹气般成长。
二十岁出头,担纲龙泉中学训导主任,二十四岁进入西南联大担任助教,二十八岁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四十岁被中大聘任为汉语言系副主任。1967年港大社会科学院成立,他是第一批被邀请的主任级教授,现任港大社会科学院院长。
他的人类社会学研究在东南地区备受称道,连饶老都对施组乡教授的兽群关系学和氏族群体关系学,赞叹不已。
施老的问题是,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女人承担什么样的作用?
这一问题看似开放,实则并不好回答。
好在李承知道这位老先生崇拜李宗吾,而李宗吾除了《厚黑学》之外,还有一部《老婆经》,其中谈到女人也就是老婆,提到“怕老婆才有大发展”。
从母系社会谈到杰出女性,再从人类生育责任到现代社会的育儿,从女子半边天谈到女权主义兴起,最后撩出李宗吾的“老婆经”,总算勉强糊弄过去。
第二位发难的是文学系老教授冯仁平,已故的港大冯平山教授侄孙。
冯老的问题不难,但生僻——欧陆的游吟诗人和中国古代诗人的区别。
好在前一段时间和夏奇拉相处时,她曾经问过一个让李承意想不到的问题“陆龟蒙是游吟诗人还是吟游诗人?”
为了面子,他后来查过欧陆的游吟诗人资料。
因此,这道题看似生僻,其实他还真不担心。
最厚道的,是看起来最精明的老者,商学院人文经济学家徐展善教授。徐教授只有四分之一华人血统,他的奶奶和母亲具是英伦人。
徐教授的问题是“混淆视听题”,也就是商学中最有名的案例“三人住店一文钱去哪儿”问题。
这一问题,如果李承真的是小年轻,那极有可能被考住,可惜他不是。
这是财务会计专业中的“逆向算法”,只要不从住店人身上算起,就难以混淆视听。
拿走旁听证顺手关上门,屋内依旧能传出王庚午校长的哈哈大笑。
既然拿到旁听证,找住所的问题就提上案头。住在师傅家对于学习来说确实挺方便的,可是,李承还是希望自己有点私密空间。
得,上午没啥事情,这附近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找到租房信息。
是的,他准备租房。
在来港岛之前,他的银行卡中有十万美元的存款,原本还想着回港买套住宅,结果抵港后才发现,港岛的房价堪比纽约市中心,远比自己在宾臣墟一带的房产要贵。
这十万美金,差不多只够缴纳薄扶林道一千平尺房屋首付……
身为百万富翁,在香江竟然买不起房?真真让人无语。
当然,如果去元朗、沙田或者将军澳,十万美元还是可以购置一套不错的住宅,可是那地方太远。
钱总是不够用,过几天拉夫特要来香江筹备新店,这家店他个人要投资一半,三人组公司投资一半,其中店面租赁、进货款,要花去一大笔。
此外,年底之前还要走一趟韩城,西蒙等着洽谈陶瓷工坊的合作呢。不知道自己和马文涛要不要按照公司股份比例增加投资,用以筹建韩城窑口?
所以,即便能买房,他现在也不会有这想法。
还是去找租房信息吧,租好房子之后,再想办法赚点散碎银两……
薄扶林道附近社区众多,但多为老小区,环境不太好,而且附近租房的学生仔多,租金较高,他看过两家,都不甚满意。
一家是有住户,但愿意提供一间房出租,这根本不是李承想要的,要这样还不如不搬出来。另一家倒是整租,可八千港纸的价格明显对方想“捉鱼”。
算了,远就远点,骑车沿着薄扶林道往南,路过书市时,忽然拍拍脑袋,自己真是……头脑不开化!想租房,问人呐。
大众书局的朋济明,他可是土生土长的港岛人,对这一带一定很熟悉,顺带着问问他,摩罗街一带有没有店铺出租。
“哟,又来买书啊威尔斯,没看出来,小财神啊。”
临近中午,书局没什么人,朋济明靠在柜台上,正在撩拨两位小销售呢,谈笑风生时,看见李承进来,调笑道。
“朋哥,照顾你生意还照固错了?”朋济明有着商人的狡黠,又有点文人的不羁,挺好打交道的。因此李承和他说话,比较放得开。
“哪能呢?”他将脚边的塑料凳踢给李承,笑嘻嘻道,“财神爷,请坐!”
李承白了他一眼,对送来的凳子挺满意——刚才一直站着回答三位老先生的问题,事后又爬楼梯去看房,确实挺累。
坐下后,他问道,“朋哥,这附近有房出租吗?套租。”
朋济明上下打量他,“怎么?不在饶老家住?”
“总不能长住吧。”李承揉揉眉心回答。乾 .qktsw.
“也是。”朋济明思索片刻,手指点点,“我小姨子有一套婚房,不知道租不租?”
李承愕然,“婚房?不合适吧!”
“拜了!她眼界高,这也不知道第十几个男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