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摩罗古街(2/2)
脚步飞快,只查看各家门窗上有没有贴出租告示。很快,抵达乐古道和摩罗街的交口,他转身向西,选择摩罗上街。这是摩罗街的精华所在,二百米长的街道两旁,拥挤着三十八家店铺。
一家名叫“万隆堂”的古董店铺招牌横跨街道,很是醒目。
李承两边看看,喜出望外啊,这家万隆堂应该很有实力,街道两边各有一家店铺,不知为何,右手边的临街窗户上贴着大大的“转租告示”。
管他为什么转租?李承迈步走进右手这家万隆堂。
摩罗街这边的店铺,明显要比乐古道那边更正规,规划更好。这家待租赁的万隆堂,一层店面大约六七十平米,一侧还有玄关上二楼,面积足够。
店铺方方正正,靠墙全是多宝阁,放着瓷器、陶器以及青铜器具;再往前,是一水的玻璃展柜,内盛各色精品小件物品;店中间,则是开放式中岛,摆放着各种像章、钱币以及小型摆件,陈列多而不乱,杂而不显,老板应该很有水平。
“小哥,看点什么?”收银台后站着一位中年女性,微笑着问道。
“哦,看看钱币。”见到店铺的陈列,李承心中的疑问涌上来——按理说这家铺子不至于转租啊?于是在回答时留了点心机,顺手操起一把中岛上的铜钱,有几枚从指缝中掉落,发出哗啦啦的脆响。
“现在你这般年纪的,喜欢老古董的不多了。”店内还有两名销售站在那儿,不过,说话的依旧是收银台后面的中年妇女。
还是年轻的锅啊,李承不想辩解,笑笑,“就是瞎喜欢。”
“喜欢这些东西,多好啊,一看靓仔你就是有教养的家族出来的。”这位中年女人很会说话,她从柜台中走出来,“收藏入门两大诀窍,要么钱币要么邮票。”
显然,她将李承当成收藏菜鸟,指指这堆铜钱笑着说道:“小弟,多贵重我不敢说,保证货真。你挑一些,姐给你打八折。”
李承对她印象不错,起码她没说假话,这对铜钱确实是正品,刚用手抓一把就知道。
“谢谢大姐,我就挑几枚。”李承哗啦一下将铜钱堆扒开,顿时,一股子铜锈味道弥散开来,还有一丝丝的油味——这是保养铜钱的一种便宜方法。
“这堆铜钱中可是有宝贝的哦,你要是找到,同样给你八折。”那中年女人双手环臂,站在李承旁边,笑着提醒一句。
中国各朝各代都会生产大量铜钱,这导致钱币市场上,发行量大的铜钱,价格上不去,因此,许多摊主便将铜钱堆成钱山,为吸引购买者的兴趣,往往在里面埋上几枚价值相对较高的铜钱,作为“压山钱”,以此增添购买者的寻宝乐趣。
这类钱币,收藏性更强,增值幅度会更大,如果能打八折,购买者算是捡便宜。
“真的?那我找找。”李承装傻,故意问道。其实,他刚才扒拉开钱山,就是准备寻找那一两枚被故意埋在其中的价值较高的铜钱。
这堆铜钱,多以康乾咸通宝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是明代铜钱,譬如万历通宝、正德通宝以及嘉靖通宝。
他很快找到所谓的“值钱货”,那是一枚篆书体的“政和通宝”。
所谓值钱其实也值不了几个钱。
政和通宝是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发行的货币,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
特色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
这是一枚篆书小平铜钱,存世量挺大,大约三百港纸一枚吧。不过,这一枚保养的不错,黑漆古,有点价值。
看他几分钟就挑出“压山钱”,中年女人眼神闪闪,“啊哟,没看出来,小弟的眼光很好啊,估计没少练摊吧?”
“我是看朝代的。”李承将这枚铜钱放在一边,又翻了一遍,再次挑出几枚黑漆古铜钱,放在一起。
挑拣的手法熟练,看货很准,这次,那位中年女人可以肯定,眼前这小子有一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