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1/1)
第一七一章
风清河水家乡亲
玉娇随众去拜佛
七月的天气却是那么的燥热,到了八九点之后在田地山间劳作便热浪难忍。
这个洗衣埠头天热之时,却是人们最爱来的地方,三棵几人合抱的大柳树的枝叶,如一把天然的大伞一般将整个埠头遮挡的严严实实。身在其间,却是凉风不断,加之风清河水的清澈凉爽,更令人乐不思归。
那日上午,玉娇如平日一样,端着一盆衣服来到河边的埠头之中,阳光透过重重柳树的树荫缝隙枝桠间洒下,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层层叠叠,耀眼而别致。清风带着草木的清香与河水的甘甜湿润之感,扑面而来,令人心情愉悦,心旷神怡。
当她含笑蹲在水边时,先来洗漱的乡亲便朝她点头致意,每当她置身于此间,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纯朴善良的乡亲之谊,都让她感到身心愉悦,虽然人生有许多不如意之事,但她对风清河畔的热爱神往却是那么的由衷。
正当她埋头洗衣不久,对面杨家村的河边传来叫声:“杨柳庄的乡亲,麻烦你们把渡船给我撑过来好吗?谢谢你们了!“
当时正是出工的时间,男人们都在田里干活,这些女人也没几个会摆渡,只有这风清河边土生土长的李彩霞会浮水摆渡,只见她将湿的手往衣服上揩了揩,便向渡口走去。
彩霞走后,玉娇朝身边的荷花问道:“辛初不是天天在这里摆渡吗?现在都这个时候了还没出来,莫非今天他生病了?”
荷花笑道:“后天便是农历七月初七,是老佛的生辰,了缘禅师,也就是他儿子李大河要在南山寺宣讲佛经,到时必是一场众香客热闹的庙会,辛初前两天便去帮忙了。”
玉娇说道:“南山寺一直以来都是冷冷清清,曾经连燃香灯油都难继,哪需要他去帮忙。”
荷花兴致盎然地说道:“玉娇,你真是不信佛,不知寺庙之事!南山寺之前是冷清,更没有和尚值守,但自从李大河去了之后,整个寺院都大变样了,偌大的庙宇处处灯火通明,香烟绕绕。香客更是绵延不绝,连几百里外的浙江与福建都有不少人来,现在去庙里帮忙做事的俗人还真不少。”
玉娇诧异道:“那么偏僻的一个地方,怎么一下子便热闹起来了呢?”
荷花含笑接着说道:“李大河初上南山寺之时连僧饭都缺,长期野果填肚,也该是这个李大河与佛有缘,自他来南山寺不久,浙江有个富贵当家之人,年约四十来岁,得了绝症,从医院拉回来之后,也只能让他等死。他年迈的母亲见儿子这般更是心痛不已,母亲是个礼佛之人,便日日在佛前烧香,许愿。一天晚上在睡梦之中太上老君告诉她:你儿子得此绝症,本无药可医,念你事佛虔诚,祖上也善根绵延,吾佛也是体恤礼佛心善之人,只要你去300里外的庆丰县南山寺中许愿,再请寺中的高僧了缘禅师来家中,念三日的平安经,你儿子的病自会消除。那人的母亲醒来之后,觉得救儿有望便一切照办,果然她儿子的病不治而愈,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因此,外地的香客更多,到了7月7日那天,不知会热闹成啥样。”
玉娇若有所思的说道:“李大河这孩子能在大病之后有此悟性,也是他的慧根所在,与佛有缘,能在一方宣扬佛法渡人向善,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蔡冬英接口道:“嫂子,这都是你的功德,如果当初不是你出钱相救哪有现在的了缘禅师,李辛初也不会放下罪恶渡人渡己行善弃恶。这真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想不到蔡冬英能说出这番话,想必她平日也拜佛听经不少。因此说起这因果来却是头头是道。
玉娇浅笑道:“救人于危难,那是人之本分,想起来辛初曾经对我们的伤害,当时心里也摇摆了一下,幸好我能及时醒悟,避免了那场悲剧!现在见辛初临老能改变,我也感到很欣慰。”
荷花忙说道:“玉娇,后天我们一起去南山寺看看,我也好久没见过大河了,毕竟小时候是我带的。”
本来玉娇并不信佛,但现在尚文不在身边,正好可以随他们去玩玩,也能散散心。佛门也有其独特的文化,也是教人向善的好教会。
于是便说道:“要去的话,便要早些去,如果迟了这么毒的太阳也是一种受罪。”
听见玉娇说要去,在场的彩霞,冬英与其他的一些女人都纷纷说要同去。
七月初七那天,天刚蒙蒙亮,杨柳庄十几个当家女人便朝南山寺而去,除了徐玉娇之外,她们每人手里都拿着孝敬老佛的物品,有的提着一斤两斤的油,有的却背着几斤米或麦粉,大多数人都带着香烛。
众人见玉娇前去敬佛,却是两手空空,心里都十分不解:一直都是热心而大方的一个人,为何在佛前这么随意?对于佛门的敬畏,众人便没出言相问。
此去南山寺,虽然直线距离都是四五里,然而,山外套山走的都是翻山越岭的,实际的路程便有十四五里之遥,按照她们一班女人行路的速度,没有两个小时,还真到不了。
烧香敬佛是大多数农村女人的通性,对于这种事,即便再小气的男人也不敢罗嗦什么,神佛这种暗力量,谁也不敢与它对抗。
山高风自凉,虽然是酷暑季节在这凉爽的晨风吹拂之下,在众人的欢快说笑声中也感到清爽无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