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2)
餐桌正中放着青竹编制的“插食盘架”一副箸瓶(放筷子的盒子),四个止著
并且每个位置放个渣斗,都是景德镇白瓷,配上米色桌布,姜黄色的刺绣桌围,居然让我有了岁月静好的错觉
伙计着用手托琉璃瓶上来,躬身说道:这是本店特制的果子露,几位姑娘可要尝尝。
打眼看去透明的琉璃,加以石榴的颜色,上面还漂着零星的冰碴,看着就爽口。
我对着来娣姐妹说道:今日就别讲那些虚礼了,一起做吧!在外面不用拘着。
聂红线拿起食单递给我说道:今日妹妹就受累些,捡喜欢的点,别和姐姐客气。
我接过食单问道:我们姐妹是第一次来,有什么拿手菜吗?伙计道:今日大厨特意推荐蜜炙羊腿,几位姑娘可以试试。
我点头道:那就来这个。我看着食单道:再来一碗宋五嫂鱼羹,与我们尝尝。这道菜还有个典故,一会说与姐姐听。
又点了一道“两熟鱼”和三鲜笋,我说道:再加上些配菜尽够了。
这未央宫果然名副其实,不仅器皿精致,配菜和果品也也美轮美奂,首先上来的是“雕花蜜饯”。
由各色时鲜水果,雕成四副孔雀起舞图,有孔雀出巢,孔雀踏枝,孔雀起舞,孔雀开屏。
一水的景德镇白瓷,让人不忍下筷。
依次摆放在“插食盘架”上,衬得果盘里的孔雀欲临空展翅一般。
配菜有蜜汁莲藕,缕金香药,白斩鸡,假煎肉,也尽摆放在“插食潘架”上。
招娣等伙计下去后,伸了伸舌头对我说道:属下自打进来就看着这个东西碍事,还想着要伸手帮他们拿下去。
见她说的有趣,逗得我们笑了起来,我笑道:多亏你没献这殷勤,要不我们菜没吃成,到要先帮人家寻人菜架子“。
聂姐姐可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聂红线也逗趣道:若是你们姑娘肯将你让给我,别说一个菜架子,十个我也认。
我凑趣道:别让姐姐破费了,我心疼姐姐些,先替姐姐赔了就是。
二楼回廊的折角处,相邻着的单间,屋里同样坐着四个人,有男有女,正是刚刚遇到的那拨人。
那红衣服的女子别扭地说道:这里也太吵了,楼上又不是没有包间,我们去楼上清清静静地说话多好。
黄衣女子安慰她道:张姐姐稍安勿躁,若是我们去了楼上,就听不到小凤仙唱曲了,岂不是白来一回。
张姑娘撇撇嘴道:不过是个唱曲的,哪就惹得妹妹如此推崇,巴巴地来看她。
看向坐在他对面的少年,浓眉星目,英武不凡那嘴角含着的笑意还没有散去。
张姑娘问道:杜大哥在笑什么?可否说给我听听。
那位杜少爷心里有些不耐烦,像是没听到一般,转头吩咐道:这段说的不错,飞黄,打赏。
那个叫飞黄随从躬身应是,从荷包里拿出一串铜钱来,用力抛向戏台,底下响起谢赏声一片。
那位张姑娘说道:杜大哥您原来喜欢听书啊!等我回去就和父亲说,把大雅园的头牌请到家里去,说上几天,岂不畅意。
杜少爷像是没听到一样,闭着眼合着楼下说书人的节奏,用手打着拍子。
见张姑娘有些尴尬,坐在旁边的那位少年解围道:张姑娘不必如此麻烦,表弟也是偶尔才出来散心。
张姑娘感激一笑道:贾家哥哥也喜欢听书,何不请到家里去听,也好过这里闹哄哄的。
贾少爷说道:哪里能日日在家听书呢!不说家里这关如何过,先生每日还布置许多功课呢!
杜少爷听他们聊天,不耐烦地用手指敲下桌子,说道:你们有事出去聊,别在这里妨碍我。
贾少爷无奈地冲张姑娘一笑,便闭口不言。
菜都上齐了,伙计问道:姑娘可还有什么吩咐?来娣看向我,我摇摇头。
来娣说道:这里有我们伺候就好,有事自会叫你,伙计施礼退下。
聂红线道:我来尝尝这有典故的鱼羹。
我对着来娣和招娣说道:你们也来尝尝,看看味道如何。
聂红线尝了一口点头道:好鲜亮的鱼羹,我看向来娣和招娣,她们也点头道好。
我开口道:高宗皇帝在西湖游历时,听到有妇人用汴梁口音叫卖鱼羹。
高宗皇帝便吩咐人把宋五嫂叫了过来,听说宋五嫂是“靖康之难”后逃难到临安的难民,便感伤地落下泪来,一连吃了几碗,并连声叫好。
事情传开后,宋五嫂鱼羹也因此爆红,而苦了大半辈子的宋五嫂,也因此成了临安的富户。
聂红线道:也算是因祸得福,她从汴梁逃难过来时,一定没想到,改变她命运的是这碗微不足道鱼羹。
我附和道:姐姐说的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古人之言:诚不欺我。
这时听到楼下哗然喧闹声,低头看去,只见戏台上,站着一位袅袅婷婷的美人。
那美人抱着把琵琶,怯生生地俯身一礼,便端坐在鼓凳上,一曲“无锡景”,声音如黄莺初啼,圆润,婉转。
尤其是那一手琵琶,不见妩媚,不见妖气,却生生弹出了一份“铮铮铁骨”端庄娴雅。
一曲毕,楼上楼下轰然叫好,打赏的物件及银钱纷纷落在戏台上,有人上来答谢,以示全礼。
那小凤仙抱着琵琶坐在鼓凳上,纹丝不动。
招娣道:姑娘,我们要打赏吗?
我摇头道:我怕唐突佳人,所以便不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