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呼吸之道(2/7)
。”宝寅老师说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呼吸都有哪些方式呢?”我问。
宝寅老师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呼吸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呼吸方式,常见的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胸腹联合呼吸.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一种浅呼吸,主要靠肋骨的活动扩张胸腔的前后、左右径来吸气。由于膈肌下降的幅度很小,胸腔扩张不充分,进气量小,气息呼出快,声音听起来窄小,虚而不实,没有根基。一般人在紧张的情况下进行艺术语言表达时,气息浮在上胸部,容易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胸腔快速运动来进气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喉部紧张、声音涩、疲劳等。我们在发声训练中发现,没受过发声训练的人,尤其是女孩子,首次让她练习吸气时,往往把肩膀先抬起来了,胸腔得不到充分扩展,吸气不深,不能发挥出自己本来的音质,宽厚的嗓音条件也会因吸气不当而显得单薄。因而在艺术语言发声中一般不用胸式呼吸。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呼吸,吸气时由于横膈膜下降使得腹部内脏向前向下移动,扩大了胸腔的上下径。由于呼吸时胸肌不积极推动胸廓,得不到胸部呼吸肌群的支持,因而胸廓没有明显的活动,而腹壁却一鼓一瘪地波动。腹式呼吸的吸气量大、较深,生活中一般男性采用腹式呼吸的方式多些。用这种呼吸法比胸式呼吸法呼气力量强一些,声音听来不那么吃力,但声音显得暗、沉,要调节明亮的音色就不那么容易。所以从艺术语言的发声要求来说,腹式呼吸也不合适。
(三)胸腹联合呼吸
胸腹联合呼吸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联合应用,是靠肋骨和横膈膜的协同运动来实现的,也叫“胸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使胸腔在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下,使肋骨提高扩展,扩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横膈的收缩、下降又增加了胸腔容积的上下径,气息的呼吸量大,比较稳健,利于控制。用这种气息状态去发声,容易产生坚实响亮的声音。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艺术语言工作者较为理想的呼吸方法。
这些呼吸方式,你觉得哪一种好呢?”宝寅老师问。
“我认为,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因为这种呼吸法使胸腔在吸气肌肉群的作用下,使肋骨提高扩展,扩大了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横膈的收缩、下降又增加了胸腔容积的上下径,气息的呼吸量大,比较稳健。”显然宝寅老师的话我都熟记于心。
“你很棒!奖励你一枚棒棒章!”宝寅老师调侃我。
“我早就成年啦!不过,您给的棒棒章,我一定珍藏!”我回答道。
“好!我们现在讲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是演员学习发声用气的第一步。掌握呼吸运用的基本状态,对呼吸进行动态的把握,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和控制呼吸,使声音稳定,富有丰富的弹性和色彩变化是学习呼吸控制的目的。
一、呼吸控制的要领
所谓呼吸控制的要领是指胸腹联合呼吸状态下的气息控制。主要指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肋与小腹的对抗。有控制的呼吸要求吸气肌肉群不仅在吸气中起作用,还要在呼气的过程中继续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协同呼气肌肉群形成对抗来控制气流呼出时的强弱急缓。
(一)吸气的要领
吸气时,全身放松,肩不要耸起来,口鼻同时进气,吸气肌肉群收缩,把气吸到肺的底部,感觉两肋得到充分的扩展,膈肌下降,腰部鼓起来,裤腰渐紧,腹部肌肉向小腹丹田处呈收缩的感觉,腹部保持不凸不凹的状态,腹壁“站定”,为呼气控制作准备。
(二)呼气的要领
呼气是整个气息控制的关键。我们发声吐字就是在呼气过程中完成的呼气时,吸气肌肉群不能马上松动回弹,小腹仍保持收缩状态牵制膈肌和两肋随着呼气肌肉群回弹式的全面回缩,两肋才缓缓回缩,膈肌缓慢上升。小腹诼渐放松,气流缓缓地均匀地呼出,呼气的过程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对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膈肌和小腹,由于膈肌不可随意调节,所以我们要用小腹的收缩力量来控制呼气。为什么要用小腹呢?因为小腹属于随意肌,可以经过训练来调节它。在中国传统戏曲和声乐中,小腹这个部位往往和“丹田”挂上钩。“丹田”指的是人体脐下三指的地方。从古至今戏曲、歌唱等艺术发声非常讲究用“丹田气”。所谓“丹田气”并不是“丹田”部位能够产生气流,或扩大气流,而是指加强“丹田”这部分肌肉的作用,用它来顶住气息的回收,增加呼气的力量。
(三)气息控制的要领
1.气沉丹田。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以口为主。要有一种气息吸人丹田的意念,使气息吸得深。
2.腰部鼓起来。吸气时,膈肌下降,感觉两肋向左右展开,后腰部鼓胀,腰带渐紧,胸腔上下、左右径得到充分扩展。
3.小腹收紧。当腰部撑胀的同时,腹壁稳健有力地微向内收,腹斜肌向脐下三指处(丹田)收紧。
台词语音是在呼气过程中发出去的,因此呼气控制的要领,就是保持吸气最后一刻的状态(气沉丹田、腰部撑胀、小腹收紧)使得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形成对抗,保持腹肌向丹田收缩的力量,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