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篇13(2/3)
定,就要除去姚贾。韩非之所以要除掉姚贾,有以下原因:
1、姚贾离间诸侯,威胁了韩国的利益。
2、姚贾也主张灭韩,是韩国的敌人。
3、姚贾掌握了一个庞大的机构:负责收集诸侯有能力的信息。
4、韩非入秦的目的,被姚贾掌控。
简单说,除去姚贾,就维护了韩国的利益,也为自己除去一个强劲的对手。
那么,韩非会如何对姚贾发起进攻?
接下来,看一看,韩非和姚贾之间的殊死博弈。
韩非不是靠颜值吃饭,而是靠才华取胜。口吃,是韩非一大弱势。但,会写文章,这是韩非的优势。
聪明人总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简单说:韩非表达能力欠缺,但,会写。
韩非懂得抓住重点,知晓秦始皇心中所想,也收集了大量有关对手的情报和信息。
所以,他出手,就要快、准、狠,要让对手没有反击的余地。
韩非言简意赅,摆明了一个观点:姚贾不能用。
接着,韩非举例说明,姚贾不能用的原因:
1、以权谋私。
以秦国的名义,结交诸侯,是为了让自己显贵。(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
2、中饱私囊。
秦始皇给姚贾贿赂诸侯的钱财,没有干正事,被他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这两个观点,是说姚贾做的那些事情,是为了自己享乐,不是为了秦始皇安定天下。
简单说,姚贾拿了秦始皇的钱,不办事,只知道在诸侯吃喝。韩非,给秦始皇灌输了一个思想:英明神武的秦始皇,被姚贾欺骗了。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韩非又说了有关姚贾的不光彩的历史:
1、魏之大盗。
至于,姚贾在魏国盗了什么,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留下了四个字:魏之大盗。
也就是说,姚贾在魏国,干过不光彩的勾当。
2、赵之逐臣。
姚贾在魏国混不下去了,去赵国,又被驱逐。这是为什么呢?
韩非用这两个观点,表明了一个态度:用这样有瑕疵、有黑历史的人,是会破坏用人的风气,不利于激励群臣,会造成不好的名声。
3、姚贾的出生。
韩非乘胜追击,又说了一句话,有关姚贾的身份:世监门子。
韩非用这几个字告诉秦始皇:君王高贵,是不能与不入流的人接触。
高贵的君王是不会用这样出生的人。用了,有损颜面。
韩非的话,概括起来是说:姚贾出生卑微,有前科,有案底。这种人不能登入大雅之堂。用了,会乱了风气,不利于激励群臣,更会有损秦始皇的英明。
韩非不愧是有才华的人,几句话,就要姚贾身败名裂,否定了对方的功劳,让其失势。
那么,秦始皇听了韩非说的这些话,会有什么表情呢?
答案:愤怒。
于是,秦始皇召来姚贾,并当面叱问。
姚贾能够高调去诸侯,从事离间诸侯的工作。你说他,没有本事,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
也许,是因为他的出生:世监门子。
为了生存下去,让他学会了巧舌如簧,善于观察人的颜色。
也许是他在大梁为盗,让他练就了随机应变的能力。
或者是他在赵国为臣,学到了如何与身份高贵的人打交道。
总之呢?姚贾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了有说之士,大有纵横家的风范。因此,他主动请缨,去离间四国诸侯。
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种人生和遭遇,都是为了让你未来,变得更加强大。
姚贾从秦始皇的问话中,得出了个答案:这位少年君王对自己有意见。
至于是谁,揭露了他的过去,这些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应对秦始皇的责难。
在现实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况:被人打了小报告。
当领导来找你问话,大多数人,采取的方式是辩解、掩饰和推脱。
那么,姚贾面对秦始皇的责难,会如何呢?
姚贾不愧是练就了一身厚脸皮,面对自己卑微的出生和不光彩的过去,毫不掩饰,且坦然承认。
随后,姚贾展开了反击:
1、以钱财贿赂诸侯,是为了离间诸侯,他没有中饱私囊。
如果他是以秦国的名义,为自己谋私,他为什么选择回到秦国。
2、说出自己的贡献。
离间四国诸侯,正是他的功劳。这个功绩,是有目共睹,不可抹杀。
3、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
姚贾举了三个出生不好,却又建立大功的名人:姜太公(穷困、垂钓老人)助周武王伐纣;管仲(家贫、怯战、贱商)辅佐齐恒公九匡诸侯;百里奚(乞食、陪嫁、放牧)助秦称霸西戎。
姚贾把自己的出生、家境和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相提并论;把秦始皇和周文王、齐恒公、秦穆公相提并论。表达了一个观点:大才之人在没有遇见名主之前,生活处处不如意。一旦,遇到名主,将会建立盖世功业。
简单说,姚贾为自己遭遇辩解的同时,也拍了秦始皇的马屁,说他成是一代明主。
姚贾为了替自己报仇,但,又不能直接问秦始皇,采取以退为进,表达了一个观点:明主会明辨是非,不会被谗言所欺。
也就是说,秦始皇贬低姚贾,就等同于说自己配不上明主的称谓。
秦始皇是不会打自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