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20(1/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联韩扶燕
公元前316年,秦国攻伐赵国。与此同时,赵国北方的邻居燕国,出名了。不过出名,是以另外一种别样的方式。
为什么用别样两个字来形容。
那是因为子商五百多年,姬周七百年的历史中,从没有听说过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是什么:禅让。
大争之世,诸侯打得热火朝天。为了名利,韩、赵、魏三家分晋,田齐代姜。
晋国国君和齐国国君,想要守住江山,却守不住。
为什么燕王哙会选择禅让呢?
是他傻吗?
还是说他不正常?
对于燕王哙的禅让,众说纷纭。
有的人说是燕王哙,爱虚名,效仿尧舜。
也有的人说是苏代、鹿毛寿等人有说之士的功劳。
还有人说燕王哙是被逼的,斗不过权臣子之。这就好像东汉末年,曹丕逼迫汉献帝一样。
我个人支持第三种说法,那就是被逼的。
无论是那种原因,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燕王哙的禅让,却让燕国陷入了战火之中。
新王子之效仿齐国,取代了姬燕,为了获得好感,得到百姓认可,也没有更改国号,继续用燕这个称号。
毕竟,燕国存在了七百年,喊了七百年。突然换一个国号,不够悠久,拿不出台面。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子之也不例外。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大力改革。
可,他做事没做好,引发了燕国大规模的起义。
反对子之的人,拥护燕太子平。
有人起义,自然要镇压。
于是,燕太平和子之,打得不可开交。
结果,第一个回合,子之获胜。
燕太平打不赢燕国,但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求援诸侯。
赵国忙于和秦国对战,自顾不暇。
魏、韩,离燕国太远。
楚国与燕国没有交情。
于是,燕太子平求助的诸侯:齐国。
春秋时,尚有姜齐千里救燕,传为佳话。
若齐国再救燕国,又增添佳话。
燕太子平求助,齐宣王给了明确回答:愿意。
燕太子平毕竟年轻啊!
为了战胜对手,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不但没有认清现状,被忽悠把自己和燕国卖了,还替齐国数钱。
现在的齐国是田氏,不是姜氏。
齐宣王救燕是真的,但,亡燕才是他的目的。
于是,齐宣王起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撺掇中山国,一起伐燕。
为了表示齐国的行为是替天行道,齐宣王列出新王子之的罪名,还打出了一个响亮的旗号:匡扶正义。
燕国百姓认为齐国是来拯救他们脱离水深火热之中,无不箪食壶浆,迎接齐师。
齐宣王的军队,用了不到六十日,就攻克了万乘之国的国都蓟城。
齐宣王创下了一个记录:第一个以最短的时间攻破万乘之国。
燕王哙葬送火海,之子被剁成肉泥。
第二个回合,燕太子平嬴了。
可,齐国和中山国攻破燕国后,暴露了真实的面目。
燕国不但没有脱离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生活,反而民不聊生。
燕国军民再次起来,驱逐外来者,打倒帮凶燕太子平。
燕国亡了,摆在赵武灵王面前,又是一个新的选题:救与不救。
救,会得到什么。
不救,会失去什么。
怎么救,如何救,为什么要救等等问题,也不断引发。
赵武灵王结束了与秦国的战事,元气尚未恢复。见北方邻国,出了这样的大事,毅然选择了救燕。
赵武灵王刚和秦国打完,国内的事情还没有解决。现在,又多管闲事,插手燕国内政。
这不是与齐国和中山国为敌吗?
赵国以一挑二,打得赢吗?
齐国把魏国打趴下了,成为山东第一强国。
秦国是他的西番之臣,楚国不敢惹。
赵国去惹,这不是.
疯了,疯了。
但,赵武灵王和少量清晰大臣,认为燕国必须救。
齐国灭了燕国,赵武灵王什么都不管。
接下来,齐国的战略目标,就是把燕、齐,连成一个整体。
赵国就是齐国要打的下一个目标。
齐国这个敌人比燕国更可怕。
为了唇亡齿寒,赵武灵王必须干涉燕国的内政。
救燕,就等于保赵。
救燕,总要有个合适的名义吧!
赵武灵王总不能说:齐国吞并燕国,我反对。
不用想,齐宣王给他的答案:反对无效。
齐国用了不到六十日,攻破了燕国国都蓟城,这份战力,是不容小觑。再加上,齐国已经站稳了脚跟,赵国去挑衅,等到的结果:挨揍。
赵国打秦国都颇为艰辛,齐国远胜于秦。一旦开战,赵国会吃亏的。
赵武灵王也知道与齐国开战,讨不到便宜。为了燕国,把赵国搭进去,那是太傻。
但,齐国吞并燕国,总要发声吧!
先抗议,再来实际行动击齐,最好是联合诸侯一起打齐国。
赵武灵王见齐国占据了燕国,却不得民心。燕国百姓,需要一个合格的新王,率领他们,击退外敌,复兴家园。
赵武灵王想了一个主意:扶持一个新的燕王。
子之之乱、齐国之祸,导致燕国姬姓宗室实力大减。有资格成为燕王的人,就更加少了。
活着的少数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