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年(1/2)
今年这个春节,算是他们这一小家子的第一个团圆年。
本来想着把老太太接来一块过,但阳历年赵兰香生产,刚给老周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老太太哪能走得开。
要不是儿媳妇和孙子正上学,老太太早就张罗着发电报往回喊了。
本来打算放寒假赶回去,添丁进口是大事,一大家子也好团圆。
但老太太给儿媳妇下了死命令:不准回来,抓紧趁着亲家有空,把他孙子和孙媳妇的事定下来,反正兰香生产都没赶上,干脆也别急着回来。
董齐是腊月二十一回的京城,老小子混大发了,西装笔挺,人模狗样,后边跟着一个助理一个秘书一个保镖,场面之大,就像宫里的大内总管出行。
拜年走动应该等到年后,实在亲戚是初一到初五,没有血缘的是初五到初十。
董齐这趟是跟大老板做述职报告,算不上拜年,所以就赶在年前回来。
登周扬的门,他自然不会装腔作势前呼后拥,换了一身不太出格的衣服,提着点老字号的糕点。
天气凉了,窗底下的石桌子太冰,坐不成,西耳房改成了书房,用来会客。
董齐年岁比李佳大,也不用跟李佳问好,直接就进了书房。
规规矩矩的坐好,“周先生,我回来了。”
周扬紧了紧大棉袄,往炉子里扔几块煤,才坐下,“喝啥?可乐还是咖啡?”
“周先生别拿我打趣了,还是茶吧。”
周扬点头,韩芳熟练的倒水泡茶。
“咋样,我妹子不比你那个助理和秘书差吧?”
董齐摆手,“不差。”
韩芳笑吟吟的,手里的动作却不慢,“谢董老板夸奖。”
知道韩芳和周家的关系,董齐不敢拿大,赶紧摆手,“韩小姐谦虚了。”
“可不是咋的,谢他有个屁用,他又不能给你涨工资。”
韩芳泡好茶,给他俩倒上,之后出门,要到年底,她的事也多。
周扬气哼哼的,朝着韩芳的背影吼道,“妹子,太不听话了,扣你工钱。”
“来吧,尝尝这茶,回了京城就得喝茶,这叫入乡随俗。”
董齐说,“周先生此言差矣,我可不是入乡随俗,准确的说是归乡遵俗。”
喝了一口茶,他赞道,“好茶,茶汤清亮,茶味幽香。”
周扬矜持的点点头,对品茶这方面,他很有发言权,他好这口,德四儿和小五子到处寻摸着给他淘换好茶。
别看是用不起眼的瓶瓶罐罐装着,他的茶叶没有凡品。
一泡茶下去,董齐给他倒上,他问道,“王大状没跟你一块回来?”
董齐说,“港岛那边还得有人盯着,老王毛遂自荐,而且他也比我合适。他有留英的背景,本地佬都服气,我算是见识老王的厉害了,指着洋鬼子骂街都不落下风。再加上他也熟悉西方的那些法律法规,吃不了亏。”
说起来还有点吃味,与老王相比,他倒是不占优势,要不是凭借着几次神乎其技的出手,那些本地佬根本不会拿正眼瞧他。
可面对老王这个留英的大状,那些人就成了软骨头,见了面都恭敬的一口一个王生。
周扬安慰他说,“你也别多想,那些人蹦跶不了几年。”
他说的隐晦,玛格丽特既然已经执政英伦三岛,那么距离回归谈判也就不远了。
董齐说,“我没多想,周先生,只要能赚钱就行,我是个生意人,不会跟钱过不去。对了,港岛有一家很合适的纺织厂要出售,不知道周先生有没有兴趣?”
周扬摇头,他相信董齐的商业眼光和职业素养,他动心的厂子肯定是实话没必要,他解释道,“老董,目光再放长远一点,港岛地方狭小,人力成本又高,本身还不是原料产地,在港岛玩实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不如把目光放到大陆。”
看对方踌躇的模样,周扬劝道,“老董,你要对咱们国家有信心。”
“好吧,不过我对周先生的眼光更有信心。周先生如果用钱的话,吩咐一声,随时都能汇过来。”
“不用,我手里的流水很大,资金充沛,港岛那边的美金轻易不能挪,我还等着滚出个大雪球。”他仔细叮嘱了一句。
周扬说,“行了,工作上的事,交给你和老王我放心,中午留下来一块吃个饭吧,德四儿几个也过来。”
董齐没拒绝,能和德四儿结识的机会,不能放过。
虽然眼下港岛是赚钱的大头儿,但他也清楚,在周先生眼里,京城的摊子才是根基,德四儿才是真正的心腹班底。
头十二点,德四儿带着范有年先到,小五子和卢月芳随后也到了。
他们几个都没空手,带着京城走亲访友的老派礼盒,还得给小辈散红包。
四丫头肯定有,程万里也算沾了光,跟着收了个手软。
董齐一见这场面,才知道自己差了事,赶紧跟着补上。
年前给,等年后拜年的时候,还免不了。
德四儿送的红包最厚,一个人一千,卢月芳和他看齐,剩下小五子和范有年稍微差点。
不是有钱就能多给,封红包也有规矩,按照排位来,德四儿最早抱的大腿,关系肯定比别人近,红包封的也就大。
人多,只能分桌吃,男的一桌,女的一桌。
寒暄一会,大伙熟识了,就开始敬酒。
周扬说,“老范,咱们之间没那么大的规矩,我酒量不行,不是诓你,不信你听打听,这条胡同我都快成笑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