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看戏(二合一)(2/3)
些念头,迈着小短腿,跟了上去。青龙寺建立于何时,陆叶没有考证过,但这时候还没有翻修,外间的一圈院墙还是黄土墙,墙上有黑瓦遮挡雨水。
门前有一个专供人烧香火的巨大香炉,此刻真有不少人站在香炉旁,焚香行礼。
香炉不远的地方,放着一个几案。几案上放着各种线香,随意取用。
只不过这些线香的边上,还摆着一个功德箱,一般取几根香,都会往功德箱里,几毛一块的塞进去。
袅袅的烟气里,渐渐能让人从心理上感受到一丝肃穆庄严。
除了往来嬉闹的孩童,叽叽喳喳,不时胡乱扔着鞭炮,大人的话都少了许多。
在寺庙的大门上,悬挂着一幅已经有些脱了漆的牌匾,青龙寺三个金色大字也显得稍微有些暗淡。
进了门,当先出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尊两米高的弥勒佛的佛像,佛像旁是两幅木雕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转过弥勒佛的佛像,旁边跟着出现在右侧的是一排大概在五十公分左右的十八罗汉的佛像,造型各异,身上镀着金漆。
一个个蒲团上又不少人,此刻正在膜拜。
再往里走,背对着人的又是一尊高大的佛像,这是韦驮菩萨,两边立有一些比丘之类的佛像,不少陆叶也无法辨认得出来。
穿过韦陀菩萨所在的天井,再往里走,便是观音殿。
观音殿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然后两侧是黑面佛和一个比丘尊者。
穿过观音殿,后面是地藏殿,地藏殿前的两个红柱又有对联: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
这里供的是地藏菩萨,两旁侍立闵长者父子。
除此之外,也就剩下其他角落还立着的几个佛像。
陆叶后来也去见识过一些名传古刹,相比起来青龙寺这种只能算是偏远小庙。
很多可以独立成庙宇的佛像,几乎都是挤在了一起,并且如释迦牟尼佛等佛像都未曾有供奉。
这个他猜测应该还是财力的缘故,毕竟远离城区,能修筑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已经算是不易。
陆叶跟着陆富友,转悠了一圈,心中其实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曾经小时候觉得很大的寺庙,其实有了后世成人的眼光去看,只会觉得狭小局促,各种不完备。
但从往来高兴得恨不得跳起来的人群里,陆叶又多少能够感受到,大抵这就是童年的记忆。
在和陆富友烧香拜佛之后,陆叶已经微微有些累了。
陆富友在供人饮水地地方,给陆叶倒了半碗热茶水,喝碗之后就带着陆叶转到了寺庙后方。
寺庙后方地方不小,独占一座小山,可开发的区域足够。
有伙房和庙祝住的房间。
伙房里,热气蒸腾,能够看到十多个人忙忙碌碌的身影,不是还有呼喝之声传来。
在伙房外面,被一栋土墙隔绝的地方,是一个开阔的大坪。
大坪边上,有一个用各种木头搭成的戏台,刷了油漆,还有各种布幔之类的装饰。
戏台下面,各种长短板凳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站了大概有一二百人,不是有呼喝之声传来。
此刻,戏台上正有一个穿着蓝白戏服的女角,咿咿呀呀地唱着。
旁边半遮的幕布后,还坐着一些拿着鼓、钹等乐器的人,不时敲击几下。
陆富友很快拉着陆叶找了一个位置坐下,陆叶歪着脑袋,开始稍微认真一点看戏。
换做一般十来岁的孩童,这时候早坐不住,肯定一溜烟不知跑哪里去玩。
但陆叶毕竟是个成人的灵魂,这时候已经能耐下心来,看看到底掩的什么。
他看戏曲不多,其实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样板戏,后来可能受他老子的影响,听过几段京剧里的《上山打虎》和《沙家浜》,其他的就了解不多。
但细细品味了一阵,才倏然发觉这戏台上唱的是黄梅戏。
黄梅戏的唱腔和汉x县这边的方言差距略大,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陆叶不少地方都听不太明白。
这种情况就像是人和人说话,比如他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是唐山的,他觉着在电视上听赵丽蓉的小品毫无压力,可真正当面对方和他说唐山话,大概感觉就是很多都在拐着弯,但不少地方其实都不能明白意思。
陆叶估计着在场的一二百人里,恐怕真正能完全听懂戏台上唱的内容的人,也不会太多。
不过,这样的热闹,对于这时候大家还颇为贫乏的精神生活来说,还是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
伴随着戏台上旦角的婉转唱腔,陆叶渐渐也有些听明白了内容。
他也无从去考究台上角色们的水平,只能从内容上理解,大概是一个将一个妻子劝告游手好闲的丈夫,要去种地还是种麦子的故事。
从某种角度而言,他觉得这故事倒还是颇为契合地方。
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戏台上的戏曲也已经唱完。
在场的众人已经再次忙活了起来,将戏台下面方才被清空的圆桌,一一搬了出来。
“陆叶,你要和我一桌不?”
彭凌云和彭孔武几个小伙伴占据了一张桌子,远远的就朝着陆叶挥手。
今天到庙里的小孩不少,他熟悉的好几个人都在,只不过来的时候没有碰见,之后陆叶又躲在人群里看戏,所以并没有和他们碰上。
“好。”陆叶走了过去,和几人坐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