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寒酸之极(1/2)
赵国如此混搭,也是迫于无奈之举。赵国没有掌握枪管制造技术,火炮制造技术也无法跟的上。还有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火药都是从秦国进口。而秦国在火药上做了很大的手脚。秦国自己装备的火药是正常比例的黑火药。而赵国装备的,是做了很大手脚的火药。比如。硫磺和木炭的成分占到了百分之六十。
火药的质量上,也无法和秦国的颗粒火药相比较。秦国自己使用的都是颗粒火药,燃烧速度快。而赵国,使用的依然是粉末火药。燃烧速度,燃烧程度都不能于秦国的颗粒火药相比。这也是赵国大量进口火枪的重要原因。因为,粉末残留量大。加上没有合理的擦拭。报废的枪支很多。
相比,秦国自己就非常的爱护自己的火枪。军官经常督导士兵进行火枪擦拭。并且,士兵训练当中,保养枪支,是一个很重要的训练科目。赵军根本就没有秦军那一系列的操作规范。他们只能自己探索。而且,教育方法也非常的落后。士兵对武器的保养维护,远远不及那些拿着冷兵器的士兵。那些士兵还知道经常打磨一下他们的武器。而拿着火枪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保养。
与之相比的还有燕国新军。他们大量的换装秦国的火枪。火炮。他们按照秦军的典范全盘接受学习。
从饮食到步兵操练,无一不学习秦军的。秦军士官们也图省事。便把秦国第一本步兵作战手册拿来当教材。这是秦军第一本较为规范的步兵作战手册。之前天军出版过一本。但是那本主要是普及一下航空知识,具体的内容并没有多少。陆军看到天军的手册之后。也开始自己编纂。
手册之所以能够普及,那是因为军队普及文字的教育工作的展开,加上报纸在军队中传阅。使得军人们不知不觉中开始学习。他们经常拿着报纸读,以此来加深自己的学习能力。手册的编纂都是根据秦军实际战争中总结得出的,实战意义非常的大。
比如一些细节问题。枪支的维护保养。其中就规定了持有燧发枪的士兵三天之内必须经常更换燧石。而且,给枪管上润滑油。战斗前检查自己的枪支等等。这些,赵军恐怕都没有。
燕军在秦军的帮助下。三个混编师,共十万人,战斗力已经超越了赵军。举一个例子。秦军的排枪战术。需要士兵鼓起很大的勇气走到敌人五十步内。因为这个距离才能很大规模的射杀敌人。所以,这就要求士兵心理素质非常的过硬。
为此,担任燕军总教官的屠钴严酷的使用了爆炸效果强烈的黑火药作为炸点。让燕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前进。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进行爆炸。爆炸的效果让燕军士兵一下子暴露出心理素质差的缺点来。为此。这样的训练经常进行。并且,对那些第一个逃跑的士兵进行残酷的体罚。通常是一个连队来进行。每人必须狠狠的拿着棍棒责罚该士兵。或者是减少其军饷。但没有减少他们的用餐。这是不道德。
军纪的严厉,让这些士兵开始严格遵守军纪。他们即便是遇到炸点爆炸也不再后退。也不再逃跑。而是依然严肃的保持自己的队形。
燕军的军官,也专门成立军官短期培训班。凡是不合格的,全部打回去当士兵。只有那些勇敢保持战斗的人才能当军官。
在这样的训练之下。燕军整体水平大幅度的调高。战斗力提升还来源于秦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比如他们的炮兵。一门火炮可以丝毫不顾及炮弹的多少疯狂的发射。炮兵的素质也在秦军士官的教导下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北方的演习当中。主力军不是秦军的骑兵。而是燕军。三个师的燕军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
火炮射击节奏非常的快捷。发射速度非常的快。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火炮装备了各种炮弹。特别是榴弹,由于要测算距离。使得火炮技术要求较高。秦军对此也毫无保留的教授。
步兵方阵按照营为单位一排一排的前进。一直走到敌人五十步前,他们才会喊着长官的命令开枪。
“准备。”
“举枪。”
“射击。”一系列动作整齐的被执行。
排枪射击的效果非常的好。犹如一排闪电,雷鸣。将那些靶子打烂在地。
相比于秦军和燕军的演习。赵军的演习有些寒酸之极。
他们的火炮每门只能打五发。而且数量非常的少。具体到战阵上,只有几门。打完之后。骑兵就要冲锋。后面的步兵就像放羊一样的乱跑。这样做,仅仅是为了避免对方火炮的猛轰。
最重要的是,骑兵是在火炮发射完毕之后进攻。配合得非常的差。这是因为,炮管质量的急速下降。导致一些有经验的炮兵被炸死。而这些炮兵来不及教育下一批炮兵就死去了。炮兵往往是步兵临时补充。补充的速度非常的快。炮兵低劣的射击水平导致了配合之间只能采取这种做法。
步兵中的火枪兵和炮兵一样。他们打仗的时候,只能发射一次。因为他们总共才配弹五发。火枪的价格不菲。这五发子弹也是赠送才有的。不像以前。火枪兵数量非常少。子弹管够。但是火枪兵急速的扩充,导致了子弹非常缺乏。赵国的资金非常的有限。在对外贸易中他们非常的吃亏。他们使用的是真金白银买火枪。却无法用其他商品让这些真金白银流回自己的国家。
贸易上的吃亏,导致她们的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