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第689章 故意针对(1/2)
现场有数个屏幕在对着场上的众多专家,所以专家们点评鉴定的情况,现场的所有观众和嘉宾都能看得到,所以刚刚霍思宁的表现算是有目共睹。
看到霍思宁鉴定瓷器游刃有余,这下众人皆是目瞪口呆,意识到自己看走了眼。
这个叫霍思宁的小姑娘别看年纪轻,但是鉴定水准看起来不比其他专家差啊!
有那个年轻男人做开局,前一直在排队等候的人顿时就有些蠢蠢欲动了,很快就有其他的鉴定者拿着宝贝来到了霍思宁这一桌。
来的这个人是一个跟霍思宁年纪相仿的女学生,背着双肩包,手里用一个纸盒子装着一个物件。
在霍思宁的示意下,女孩将那盒子打开,从里面掏出了一个极为小巧精致的鼻烟壶。
这个鼻烟壶只有七八厘米高,若是藏在手心里,不注意看的话几乎察觉不到。
“小妹妹,能跟我说说你这鼻烟壶的来历吗?”
霍思宁一面看一面询问道。
那小姑娘面嫩,听到霍思宁这问题,面色一红,小声道:“这是我爷爷的遗物,但是我爷爷去世早,东西就留在了祖宅,前段时间我跟我妈去祖宅整理旧物,才在房梁顶上的老箱子里发现了这个东西。我妈说这东西可能是古董,又听说这儿有人免费鉴定,就让我拿过来试试。”
又是一个祖传的古董,来这里鉴定的人,十个有九个说自己带来的东西是祖传的,但是这些来鉴定的人里面,一百个也难得出一个真品。
所以霍思宁听了这姑娘的话倒是没怎么往心里去,而是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这个鼻烟壶。
霍思宁恶补过的古玩知识里,恰巧就在杂项里面注意到过关于鼻烟壶的资料介绍。
鼻烟是用优质烟草经晾晒、发酵、过滤等工序精制而成,并着有止痛、消除疲劳的功效。
在14世纪的时候就风靡整个欧洲各国皇室、贵族阶层了,后来到了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将其传入中国。
清朝从康熙皇帝开始,历代从皇帝到大臣,很多人都嗜好鼻烟。
不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皇帝对鼻烟壶的爱好,要更甚于鼻烟。
所以御制鼻烟壶也就一直无间断,直至清朝灭亡,在这数百年中,鼻烟壶的制造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精品层出不穷。
鼻烟壶流传到今天,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内画壶。
内画壶一般是用半透明料器制造的鼻烟壶,在壶体两侧均为扁平,以便有两个平面可以作画。
然后,用一种特制的小竹笔,从壶口伸入,倒着在瓶子里做画。
因为制作难度高,因此制作鼻烟壶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在做画以前还需要用铁砂在壶中摇动,使内部表面变成毛玻璃状。
内画壶工艺复杂,完全用手工制造,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西方人根本不相信鼻烟壶内部的画作是直接画上去的,直到内画壶的工艺完全公开,制作场所可以参观,鼻烟壶立即成为世界著名的工艺品,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
鼻烟壶在清光绪以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涌现出了像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之这样的内画名家。
本是舶来品的鼻烟,传入中国后没想到带来鼻烟壶工艺的大发展,而且中国鼻烟壶在18、19世纪风靡欧洲,成为皇室和贵族们相互间馈赠和收藏的高贵工艺品。
霍思宁眼前的这个鼻烟壶,就是内画壶,如同一个袖珍型的香水瓶,顶口和底只有小指头大,壶身约有半个手掌宽。
这个鼻烟壶是一件珐琅器,上面画着两个头戴礼帽,手持文明仗的西洋人物,整个画面色彩艳丽,造型逼真,没有一丝岁月留痕。
如果霍思宁没有天眼的话,恐怕她也会以为这东西是哪个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不过透过天眼看到这鼻烟壶上笼罩着的淡淡紫气,霍思宁立刻意识到,这个鼻烟壶,的确是个老物件。
“霍老师,怎么样,我这东西是真的吗?”见霍思宁一直没有说话,那小姑娘顿时有些紧张,面色凝重地盯着霍思宁问道。
霍思宁笑了笑:“你去过故宫吗?”
那小姑娘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小时候去过,不过也没什么印象了。”
霍思宁继续道:“那你应该再去一次,故宫博物馆陈列乾清物件的陈列馆里,有一个鼻烟壶,跟你这个长得非常相似。”
那小姑娘愣住:“您的意思是?”
霍思宁说道:“你这个鼻烟壶,看着色彩艳丽,像是现代工艺品,不过它确实是个老物件,而且还是皇宫御制的,全名叫做‘铜胎珐琅人物花卉图鼻烟壶’。”
“这鼻烟壶是清朝乾隆年间内府所制,存世量不是很多,估计不超过五十个。我看过资料,在前年的嘉德拍卖会上曾经也拍出的一件康熙珐琅鼻烟壶,比你这个做工品相要好一点,当时拍出了三十万。”
那姑娘挺了这话顿时眼前一亮,面露激动之色:“这就是说,我这个鼻烟壶真的是古董?”
霍思宁点头:“没错,你这个鼻烟壶是乾隆年的内务府御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我估计应该在二十万左右。”
鉴定活动都进行了大半个小时了,这时候终于出了一个真物件,不止是观众席,就是那些排队等候的人也都有些心潮澎湃。
海选出来的真品古玩,将会由节目组留下来参与节目录制,所以一听说出现了真品,节目组那边立刻就有人反应过来,刘导演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