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旧事(3/8)
张三没动地儿,诺诺问:“我,我传话?不知道他信不信听不听啊?”他添油加醋。
沈总烦躁地瞪张三一眼:“他郑光出息了,有这么大架子?”
“还是我去说,现在这小子老膨胀。”李总插言:“要不我让他现在上来?”
“一条臭鱼搅坏一锅汤。”沈总说:“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成不了大器!老李,你的人当然你去说!还有从今天起,车子销售价格一律上调到十四万。”
在公司郑光只向两个人点头哈腰,沈总和财务部长。他有资格显摆,某财大毕业,十年进出口工作经验,姐夫大领导,平日鼻孔朝天走路。
工作是把好手,就差人品和脾气,打手电筒都难找,否则早升职副总了。
郑光不总牛叉,也会见风使舵。沈总好打牌,下班后时不时串联牌局,郑光是固定牌友之一。只要他上场,沈总十有赢,赤螺螺的关怀备至。
沈总表面装糊涂心里清楚。
加价款上缴没两天,李总又向沈总汇报新情况:“这两天欧洲部整理合同,统计库存,郑光说,仍有五百部车与客户签了合同收了预付款。”
“真的假的?我刚涨价,我怀疑郑光耍心眼搞抢收?”沈总道。
“销售合同是李明半个月前在天津签的,给我来电话证实了。”李总回答,李明是欧洲部副部长。
“哪家公司,付的定金呢?”沈总对李明多少信任,他与郑光一向不和。
“光明实业公司,定金昨天到账了。”李总回答,玩味道:“挺及时啊!”
“嗯,及时!太及时!”沈总揣度,有疑虑和遗憾。李明复员军人出身,业务不精但原则性强。当时把他与郑光搭配,互相监督也有个牵制。
“沈总你有疑虑我也有啊!不过合同我看了,电话通了,定金七百五十万到账了。郑光是这么解释的,先前统计他只算了家里数字,天津口岸的未计。按理他俩不至于穿连裆裤。”
“进口环节公司把关,绝对没问题,国内销售让他们自己搞,不会出漏洞?”沈总又问。
“国内销售合同经理办备案可复查,销售价格也要经过主管副总同意方可。”尽管李总讨厌郑光,但也不想让别的部门染指销售。
“请示你了?”沈总问。
“公司刚刚定了统一售价,先前的不用请示。”李总答:“再加价也不容易了。”
“总之,你这段时间盯紧欧洲部,特别是郑光。这帮小子楼里见我总躲,我怎么眼皮总跳,总觉得他们有见不得人勾当。”
“打牌时你问问郑光吧,我特么眼皮也跳。”
“最近躲远远的不打牌了,怕我骂他吧。”
“他不打牌了?”李总反问:“老沈,是他不跟你打牌了。”
“偶尔打,当着别人面我说不了。他输钱我照收不误,但腐蚀不了我。”沈总玩笑道:“我敲打他了,马无夜草不肥,别过火别违法乱纪。”
欧洲部增报五百部车销售合同,随后送到经理办备案。张三羡慕,一单合同盈利上千万,大手笔!
羡慕之余他开始思考。欧洲部sweda的进口是不能染指了,公司明文规定不能一窝蜂抢食。除此之外,还能做点什么呢?
一次张三带媳妇和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看望小爷(那时还没正式搬到一起住)。他向老人汇报自己的工作,描绘公司的欣欣向荣,感慨自己无用武之地。
“轿子好卖的话,那老毛子的嘎斯车指定也好卖。那车拉重炮有劲,解放后咱们生产的没法跟人家比。”
多巧合都是车!张三茅塞顿开,干嘛不探讨载重卡车的进口。公司这么好的平台,郑光风光,我张三也非等闲之辈,凭什么不试试?
半年后,经过几次出国考察、洽谈及国内市场调研,张三尝试进口了十二部克玛兹重卡,销售大好订单不断。沈总赞许不已,一些出头露面的场合开始带着张三,向人介绍“这个年轻人,沉稳有头脑,将来可担大器。”
张三得意的时候也飘,年轻人嘛!
言归正传,再说sweda进口,后来果真出了问题。
丘吉尔说的对,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
郑光与李明虽然曾是冤家对头,但在进口车获利上,两人一释前嫌结成盟友。
第一批进口车销售过程中,两人就看到了利益所在。与其互相监督和牵制,不如狼狈为奸共同致富。
为了遮人眼目,两人在天津口岸出资注册了光明实业公司,法人是郑光的小舅子。采取的是靠山吃山的老套路,公司进口车辆,光明先期代销后期低价购买,套利后回款,典型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在天津他们瞒天过海,这种蛀虫式获利不地道但不违法。树大好乘凉,公司里大伙头脑开窍后推广起来,后期张三也这么做了。
郑光之流之所以败露,源自于他们贪得无厌,以致发展到侵占公款。
回款销售是公司的财务制度。根据第二批销售进度,本应该两月内结束,比预期的要提早。为了保障第三批进口资金到位,要求财务部专款专用,一旦凑齐马上付款进口。
有人提出银行贷款不用等米下锅,沈总一票否决。那时有规模企业贷款都不用担保、抵押,银行基本敞口供应。“借钱总归要还,能不贷就不贷。”沈总原话。
两个月很快过去了,李总让财务部门准备汇款。财务部门解释还要稍等几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