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最后一面(1/3)
南唐
澄春殿
自贤妃说了那句话后,淑妃一直坐立不安,但她现下被困,无法出门也就无法打听事情,思来想去,她只得动用最后的办法。她慌忙地跑到边角处,从最底处的柜子中,拿出一个檀木盒。这木盒看上去有些年头,落了不少的灰,但木质香气还是从里头透了出来。上头的金线云纹,也如往日般,光芒万丈。
淑妃看了这盒许久,方下定决心,将盒子打开。木盒里头,除了一个桃木令牌,什么都没有。
她小心翼翼地将令牌拿出来,颤着手抚摸着上头的龙虎纹,心中酸苦,忍不住落下了泪。这个木盒,多年来她从未让人动过,平日里就连宫女打扫都不许,就是因为这个令牌,几乎象征着上官家一直以来的荣耀。
但今日,她不得不动用。否则,怕是她还没得到消息,族中的人就不知不觉地被除尽了。
深吸一口气,她整理妆容,便挺起胸膛朝外而去。一到门口,就被守在门外的乾卫士兵拦下了。左边的士兵恭敬行礼,“属下见过淑妃娘娘。”见到她点头,便沉声道,“娘娘,陛下下过旨,囚禁期间,您不得出宫门。请娘娘回去。”
“本宫想去见见我儿,这么多天了,都未曾见过他,本宫想得紧。还望将军,能通融通融。”言罢,她从袖中拿出一个荷包,就要塞进那士兵手中。
士兵见此,便不着痕迹得躲开,又道,“娘娘,若您想要见皇子殿下,属下可以派人去找。但请娘娘不要为难属下,属下也是照旨办事。”
“那这个呢?!”淑妃从袖中拿出那桃木令牌,举到那士兵面前。士兵一看那令牌便大惊失色,单膝跪地不再吭声。
“哼。”淑妃冷笑一声,“来人,备车马。”
那士兵见淑妃去意已决,便暗暗让人去备车马,因为他知道,拿着龙虎令,他是制止不了淑妃的。龙虎令,是南唐权势的象征,此令上可驳皇帝下可斥佞臣,必要时还可调动京师所有军卫,为其所用。手执此令便可在整个南唐畅通无阻,上至皇帝下至官署,谁都不能拦。朝野上,持令者多为皇族,若是朝臣持令,则视作帝王赏赐。但无论何人持令,此权,只能用以一次,这是多年以前就定下的规矩。
车马到了澄春殿门口,淑妃便在宫女们的搀扶下坐了进去,然后,车架便加快脚步朝西而去。守在澄春殿门前的士兵一看她走的方向,心中便道不好,差人言,“快!速去禀报陛下!”。往西走,便是皇宫的西侧门,难道她要出宫?!
“诺。”
崇政殿
“陛下!”小太监从外面疾步而来,刚进殿中就被修岷拦下。修岷看着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厉声道,“都不懂规矩吗?!发生什么了,急成这样!”
“公公,不好了。淑妃娘娘拿出龙虎令,朝宫外去了。”
“什么?!”修岷这下皱了眉头,他快步走进崇政殿,来到帝王耳边,道,“陛下,淑妃娘娘拿着您当初给上官家的龙虎令,出宫了。”此言一出,帝王瞬间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他冷道,“派人跟着。去跟大理寺的人传个话,今日淑妃若是去了,也别让人拦着。但要注意,别让今天的事情,传到钰儿跟霜儿的耳朵里。谁要是多嘴,杀无赦!”
“诺。”
大理寺
淑妃从马车上下来,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大理寺卿早早地便等候在门口,仿佛一早得到消息,知道她会来。甄少远看着淑妃略微惊讶的表情,只是淡淡道,“臣大理寺卿甄少远,见过淑妃娘娘。”
“甄大人消息好灵通啊,你怎知本宫会来?!”淑妃问道。
“娘娘误会了。并不是本官消息灵通,而是陛下的旨意,早娘娘一步罢了。”甄少远平静回道,“娘娘请。”二人走进大理寺,甄少远着人上了茶水,言道,“娘娘来得突然,大理寺粗陋,没能准备更好的茶水,望娘娘见谅。”
“无妨。”
“娘娘请坐。”
“不必了,甄大人。”淑妃冷冷地站着道,“本宫此次来,是想向甄大人打听一下我上官家的案子,并见一下我的父亲。”
“娘娘,牢内脏乱不堪,寒冷无比,里头关押的全是重犯。依臣愚见,娘娘今日还是不要去了。”
“皇上既然让你接待我,就应该,没让你拦我吧。”淑妃的眼中泛起凌厉。
甄少远却只是淡淡地笑一笑,又道,“既然娘娘心意已决,臣也不好说什么。但臣想,娘娘莫不如先看一下案子的卷宗再去,这样也好了解下情况,如何?!”
淑妃眼目如刀,回眸与甄少远对视,但从甄少远的眼中,她只看到了清明。虽然她不相信,可这眸中的神采,就如刚刚下过的露水,澄澈透明,却又带着点清的味道。可她还是觉得甄少远的行为有些怪异,至于为什么,她也说不上来。思索了会儿,淑妃还是回道,“卷宗就不必了。本宫毕竟出来得仓促,又不懂这些,还是大人给我讲讲吧。甄大人办案数十年,从未出过差错,所以大人您,本宫还是信得过的。”
甄少远勾唇,“好。那娘娘请坐。”待淑妃坐下时,他再次说话,语气已变得有些沉重,“娘娘,上官大人这次的罪,是板上钉钉了。”
“为什么?!”淑妃焦急问道。
“王将军从凤府旧址里,搜到了上官令。臣从当年血军残余的尸体上,也找到了上官令。虽然尸体已成骨,但巧的是,有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